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_柳下惠是什么意思
1、柳下惠春秋時期人。
2、名獲,字展禽,又號柳下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3、魯國人。
4、魯大夫展無駭之子。
5、與臧文仲同時。
6、主要活動年代在魯國莊、閔、僖、文四朝之間。
7、被孔子稱為“逸民”,又以其德行被視為儒家心目中的賢人:“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論語·衛靈公》)。
8、曾作過法官,堅持“以直道事人”,被多次撤職(見《論語·微子》)。
9、因處于“降志辱身”(同上)的逸民地位,故在思想上與道家有一定聯系,表現出雌雄如一、隨遇而安、與世無爭的人生態度:“不羞污君,不卑小官”(《孟子-公孫丑上》)。
10、即不以侍奉壞君為可恥,不以自己官職小為卑下。
11、對個人的處境無怨無艾,也無所求:“遺佚而不怨,既窮而不憫”(同上),即自己被遺棄,也不怨恨;自己窮困.也不憂愁。
12、認為去處行止都不必認真計較:“援而止之而止。
13、援而止之而止者,是亦不屑去已”(同上),意即牽住他,叫他留住,他就留住。
14、叫他留住就留住,是因為他感到并沒有必要離開某個地方。
15、柳下惠在各諸侯國有相當大的影響。
16、“昔者秦攻齊,令日:‘有敢去柳下季壟五十步而樵采者。
17、死不赦’。
18、”(《戰國策·齊策四》)秦攻齊,中間要經過魯國。
19、秦軍下令切實保護柳下惠在魯國的墓地,并規定在柳下惠墓地五十步以內砍柴的人要處以死刑。
20、柳下惠在各諸侯國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21、柳下惠的直道事人,在史書中有幾處明確的記載。
22、《國語·魯語上》中記載道:魯僖公二十六年(前631年)夏,齊孝公出兵討伐魯國,臧文仲問柳下惠如何措辭,才可以使齊國退兵。
23、柳下惠說,聽說大國如果做好小國的榜樣,小國如果好好侍奉大國,這樣才能防止禍亂;時下魯國作為小國卻狂妄自大,觸怒大國,無異自取其禍,怎么措辭都是沒有用的。
24、柳下惠這樣說,相當于對臧氏在魯國的執政行為直言不諱地表示了批評。
25、柳下惠有一個弟弟叫展喜,在魯為大夫。
26、齊孝公領兵伐魯。
27、魯僖公派展喜去慰勞士兵以便迎戰。
28、柳下惠得知,便向展喜授以方略,讓他到齊營去見齊孝公。
29、孝公問,“齊國大軍壓境,你們害怕了吧?”展喜笑道,“小人才會害怕呢,君子是不會害怕的!”孝公不解地問為什么。
30、展喜說,“憑先王之命。
31、當初魯之始封國君周公和齊之始封國君太公曾共同輔佐周成王。
32、成王曾賜以盟書,說齊魯兩國今后要世代修睦敦好,不可以互相殘殺。
33、現在盟約尚藏在內府,載于史書,每當新君即位都要鄭重地宣誓永志不忘。
34、你才即位幾天,怎么能把這事拋在了腦后?”齊孝公無言可對,自知理虧,只好撤兵。
35、齊孝公攻打魯國北部邊境。
36、僖公派展喜去慰勞齊軍,并叫他到展禽那里接受犒勞齊軍的外交辭令。
37、齊孝公還沒有進入魯國國境,展喜出境迎上去進見他,說:“寡君聽說您親自出動大駕,將要光臨敝邑,派遣下臣來犒勞您的左右侍從。
38、”齊孝公說:“魯國人害怕嗎?”展喜回答說:“小人害怕了,君子就不。
39、”齊孝公說:“你們的府庫空虛得就像懸掛起來的磬,四野里連青草都沒有,仗著什么而不害怕?”展喜回答說:“依仗先王的命令。
40、從前周公、太公輔佐周室,在左右協助成王。
41、成王慰問他們,賜給他們盟約,說:‘世世代代的子孫,不要互相侵害。
42、’這個盟約藏在盟府里,由太史掌管。
43、桓公因此聯合諸侯,而解決他們之間的不和諧,彌補他們的缺失,而救援他們的災難,這都是顯揚過去的職責啊。
44、等到君侯登上君位,諸侯都給予厚望,說:‘他會繼承桓公的功業吧。
45、’我敝邑因此不敢保城聚眾,說:‘難道他即位九年,就丟棄王命,廢掉職責,他怎么向先君交代?他一定不會這樣的。
46、’依仗這個才不害怕。
47、”齊孝公于是收兵回國。
48、齊國的國君派人向魯國索要傳世之寶岑鼎。
49、魯莊公舍不得,卻又怕得罪強橫無禮的齊國,遂打算以一假鼎冒充。
50、但齊國人說:“齊國人不相信你們,只相信以真誠正直聞名天下的柳下惠。
51、如果他說這個鼎是真的,齊國人才放心。
52、”莊公只好派人求柳下惠。
53、柳下惠說:“信譽是臣下一生唯一的珍寶,如果說假話,那就是臣下自毀珍寶。
54、以毀珍寶為代價來保住你的珍寶,這樣的事怎么干?”莊公無奈,只得以真鼎送往齊國。
55、《國語》還記載了柳下惠批評臧文仲祭祀海鳥的故事。
56、一只名為“爰居”的海鳥停留在了魯國都城東門外好幾天了,臧文仲讓都城的人都去祭祀它。
57、柳下惠卻說,臧氏治國簡直就是亂來,祭祀是國家的重要制度,而制度是治國能夠成功的基礎,所以要謹慎地制定關于祭祀的典章制度,而且這些制度要依據圣王的祭祀原則。
58、圣王只祭祀對人民和國家有功勞的人和事物,所以柱、后土、黃帝、顓頊、帝嚳、堯、舜、鯀、禹……直到周文王、周武王這些人,才能受到后人的祭祀;此外土地、五谷和山川的神,先哲和有美德的人,天上的日月和星辰,地上的五行,九州的名山、江河和沼澤,也應該加以祭祀。
59、而海鳥“爰居”飛到魯國,還不知道它為什么飛來,也不見得它對人民有什么功德,這樣就決定祭祀它,實在不是仁德和明智的舉措。
60、柳下惠猜測海鳥是為躲避災難而來,而事實證明了他的猜測是對的。
61、這件事不但說明了柳下惠為官的正直,也表現出他對圣王禮制的熟悉,這也是他受儒家思想重視的原因。
62、[4] 詩經記載柳下惠被中國歷代廣為人知的是他“坐懷不亂”的故事。
63、傳說是這樣的,古時候的展溝西面有一片茂密的柳林,有一個深秋的夜晚,柳下惠路過柳林時,忽遇傾盆大雨。
64、他急忙躲到一個破廟里避雨。
65、恰在這時,一年輕女子也到此避雨,與他相對而坐。
66、半夜時分,年輕女子被凍醒,便起身央求坐到柳下惠懷中,以溫身驅寒。
67、柳下惠急忙推辭:“萬萬使不得,荒郊野外,孤男寡女處在一起本已不妥,你若再坐我懷,更是有傷風化。
68、” 女子道:“世人都知大夫圣賢,品德高尚,小女子雖坐在懷中,大人只要不生邪念,又有何妨?我若因寒冷病倒,家中老母便無人服侍,你救我就是救了我母女二人。
69、” 柳下惠再無推托之詞,只好讓女子坐到自己懷中。
70、如注暴雨,一夜未停。
71、柳下惠懷抱女子,閉目塞聽,絲紋不動,漫漫長夜竟不知溫香在懷。
72、天明,雨過天晴,得恩于柳下惠的女子不勝感激地說:“人言展大夫是正人君子,果然名不虛傳。
73、”。
本文就為大家分享到這里,希望小伙伴們會喜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