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人文電影《白沙溪》在滬首映,解讀綠水青山下的幸福密碼 世界新資訊
昨日,山水人文電影《白沙溪》全球首映式暨走進“長三角”婺城文旅推介會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電影《白沙溪》片長52分鐘,由知名音樂人、婺城鄉賢陳越編劇,國家一級導演陳建平執導。電影以藝術的鏡頭展現了白沙溪兩岸繁衍生息的農耕文化、治水文化、非遺文化,用人文的視角解讀了綠水青山下的幸福密碼。
圖說:首映式現場 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 攝(下同)
一部電影,講述一條母親河的故事
電影《白沙溪》講述的正是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境內一條平凡而偉大的河流的故事。
白沙溪,這條如霜似雪的水系主流長不過68.3公里,支流密布,暗渠縱橫,于崇山密林間穿梭,時而落入淺灘寬廣,時而穿過峽谷悠長,水位差達168米,十分險奇。公元27年,盧文臺與三十六將于高儒興建“高儒堰”,又名“白沙堰”,是為白沙溪三十六堰第一堰。此后數百年,盧文臺及其部將后人與當地百姓傳承了白沙堰的實踐經驗,又陸續在白沙溪修筑堰壩引水灌溉,完成了白沙溪從沙畈堰到中濟堰,橫跨45公里,共計三十六座堰壩,是一個以引水灌溉為主,兼具防洪、蓄水、水力加工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古代梯級堰壩群,灌溉白沙溪兩岸萬頃良田。
古堰也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伴隨河流改道、古村遷移、灌溉提升等出現變化,這項布局精巧的水利工程歷經1900多年而不衰。它以科學、先進乃至堪稱完美的設計施工,開創了世界水利工程史上“以水治水,民間筑堰”的先河。2020年12月,白沙溪三十六堰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圖說:導演陳建平
一片赤誠,寄托綠水青山的敬意
該電影的編劇陳越幼時便生長在白沙溪畔。早在30年前,他就取材白沙溪上的白龍橋,創作了《江南有座金華城》,唱出了陳越的鄉戀,更唱出了天南地北的人們的鄉愁,成為“唱游中國”系列的開篇之作。此后,陳越又為家鄉創作了《親愛的婺城,親愛的你》《水墨金華》等作品。此次電影《白沙溪》的公映是陳越對“母親河”的又一次深情回眸。
“這部影片承載了我半生的構思,十年的磨煉,以及婺城三屆地方行政官員的共同努力。從白沙溪三十六堰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建設《親愛的婺城,親愛的你》音樂公路,到白沙八景的設計和落地,我們共同見證了白沙溪循序成長為一個底蘊深厚的地方文化地標。我們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白沙溪就是我們心靈的歸處,是我們心靈的治愈良方。”陳越表示,他更愿意將電影《白沙溪》定位為中國首部山水人文電影。
在構思全片的過程中,他以人物敘事的視角,以沿線八個景點為線索,將一條溪流的故事娓娓道來,呈現了一條可見、可聽、可感的“母親河”形象。他將《白沙溪》解讀為兩個層面的表達,一是視聽語言傳達的視覺底色,二是文本之外滲透的心靈底色。他說,每個人身上都流淌著一條心靈的溪流。“江南有座金華城,城里有座白龍橋”,白龍橋不僅僅是金華的白龍橋,白沙溪也不只是婺城的白沙溪。(新民晚報記者 孫佳音)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信越控股(06038.HK):附屬擬擁有開采“Bayantaliin uurhai”煤礦及購買該礦場所采煤炭的獨家權利|動態焦點
格隆匯6月25日丨信越控股(06038 HK)董事會欣然宣布,公司擁有51%權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