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風流》首播質量高,連看6集不過癮,這一次,景甜贏麻了
在國內,什么樣的劇,表現最穩定?
有人說是懸疑劇,憑燒腦的劇情和刺激的故事,頻頻出圈。
(資料圖)
有人說是刑偵劇,《狂飆》大爆后,類型熱度一路上升。
有人說都市劇,拍得好不好,收視都旱澇保收。
其實,這些劇雖然看似爆款不少,但觀眾看到的,往往是出圈的那幾部,還有大量同類作品,靜寂無聲。
真正最能賺錢,最容易以小博大,用最小的成本撬動最大熱度的,是“古偶劇”。
但近些年,古偶雖是國產劇的主力。
可這棵大樹下,也不是誰都能乘涼。比如這個暑期檔,真正稱得上大熱的古偶,也只有《長相思》,
豆瓣上8分的,只有《蓮花樓》。
究其原因,我覺得有三點:
其一,粗制濫造的質量。
古偶劇蛋糕就這么大,大量新劇的涌入,讓古偶劇的質量良莠不齊。
摳圖演技的,五毛特效的,服化道出戲的,讓這些古偶劇,質量迅速下滑。
其二,是套路化的故事。
古偶的故事都大同小異,無非是四海八荒的萬年戰神和小白女主在困境中相遇,經歷撕心虐戀或壞人陷害,最后終成眷屬。故事寡淡平庸,觀眾審美卻在上升,就只剩下撲街的命運。
其三,是演技下滑。
古偶的故事早已套路化,平臺心知肚明,只能靠流量明星來引流,而大多數流量明星,根本沒有撐起一部劇的扎實演技。
這讓古偶劇走進小圈子狂歡的瓶頸,新劇開播粉絲一通夸,路人觀眾卻避而遠之。
不過,在古偶劇日漸陷入瓶頸的今天,昨晚開播的一部新古偶劇,卻劇如其名——《灼灼風流》。
首播站內熱度22315,不俗。
更關鍵,是一向對古偶苛刻的豆瓣,竟一片叫好。
熬夜怒刷6集,發現這部劇,跟其他的古偶劇還真不一樣,三個亮點,讓它成為2023年古偶劇的一匹黑馬。
暑期檔國劇最后一門炮,會是由它打響嗎?
至少可以肯定,這部劇,讓習慣了虛無縹緲的奇幻,多了一分人間煙火的風流。
1、庶女逃婚、皇室陰謀、女子科考,故事一開場,就用反套路牢牢抓住我的眼球
和很多以介紹宏大背景的奇幻古偶劇不同,《灼灼風流》開場的角度很直接。
一場女主的逃婚。
故事發生在一各南北朝對立的架空朝代。
女主所在的這朝,女子能考科舉、能當官,并且中舉后可以實現婚嫁自由,只有一點,婚嫁后的女子,不能繼續為官。
女主慕灼華(景甜飾)父親是江南首富,母親出身風塵,一個不受寵的庶女,從小就吃不飽,長大后被父親許給有滿院姨娘的縣令,在眾人眼中,便是攀上高枝。
但打小被娘親教育的很好的女主心想,“我自己就能做縣令,還做什么縣令夫人?”
趁著父親娶第十八房小妾,十多位姨娘爭風吃醋的空當,她帶上丫鬟直接騎馬開溜,
丫鬟吃著燒餅她看著書,直奔京城去趕考。
雖然人是到了京城,但盤纏畢竟有限,只能租住在花巷附近,又為了賺點診金,開始為花巷的女子看病。
結果就在這里,她遇見了宿命之人——跪求皇帝令女子得以入仕的定王劉衍(馮紹峰飾),而等待她的,還有一場皇室陰謀。
劉衍入青樓,所謂不是尋歡,而是尋人。
五年前一場大戰,劉衍五萬親兵全軍覆沒,
全因為一名親信送出假情報,劉衍雖然一人生還的,但也身受重創,從此從一代戰神,變成了百姓口中不能人道的病王。
這五年他唯一所求,就是找出親信下落,查出當年真相,而這位故人之女,正是花巷小秦宮的頭牌。
花魁大賽上,他一擲千金,拿下花魁,又很快識破了花魁的魚目混珠之計。
眼看就要得到當年真相之時,
刺客殺入,花魁中毒而亡,他也在觸碰花魁血液時中毒,好巧不巧,遇到剛為青樓姐姐們看完病的女主。
兩人緣分,就此開始。
傳統古偶,劇情從這里開始,往往進入小白女主遇霸總王爺模式,從此他救她,她愛他,她逃他追,他們都插翅難飛。
《灼灼風流》卻完全不走套路。
這場勢均力敵的相愛,從一開始就充滿各種你來我往,男女主頻頻過招。
想要考取功名的女主慕灼華,一開始就憑一條褻褲認出了王爺身份,立馬一招姜太公釣魚,等著王爺自己上鉤。
別人家的女主,是為愛不顧一切。
這位女主可好,討要酬金、討要前程,更多次用王爺當擋箭牌,逼退來抓她回去完婚的嘍嘍。
男主呢,可不是什么任人愚弄的傻白甜王爺,而是背負家仇國恨的戰神,他有意步入女主計劃,只為步步試探女主的底細。
某種程度上,《灼灼風流》是一部妥妥的爽劇。
男女主不是閑著沒事整天瞎談戀愛,而是步步兇險,聯手對敵。
因為要對付男主的那個人,正是當朝太后,陷害他的原因也無非四個字:功高震主。
故事一手古偶,一手懸疑,但樂子還不止如此。
不得不贊,看一次笑一次的男女主對手戲。
第一次兩人青樓相遇——
女主:這小秦宮的媽媽也太過分了,年少色衰還逼著做生意。
身負重傷的男主:我?
女主一邊脫他衣服一邊說:客人能看大夫不能看?那你把我當客人吧。
男主:你?
女主繼續:我弄痛你了嗎,我會輕點的。
男主內心:你還是就這么把我送走了吧。
還有,男女主第一次一起上樹——
追尋線索路上,太后派來暗殺男主的內衛把兩人逼得無路可走,唯有上樹。
危機關頭,男主身上的某個凸起引起了女主的內心OS:不是說王爺不能人道嘛?
結果最后發現是連弩。
因為兩人的信息差,這樣的笑話不要太多。
比如脫險后的女主主動問王爺:要補藥嘛王爺,我爹納了18房小妾,方子我有的是。
男主內心:我看起來像很虛?
景甜可可愛愛,馮紹峰冷面王爺,看得觀眾是不是就噗嗤一聲。
比起其他古歐甜寵,往往容易落入“雌競”、“宮斗”的窠臼。男女主人公在“甜”之前,總要經歷虐戀,狗血套路各種整活。
《灼灼風流》卻將“陰謀”和愛情線并進,再加入頗多笑點,形成輕喜劇風。所有的事都不按套路出牌,反而有種別樣的魅力。
這也是劇集沒有走戀愛古偶老套路的原因:
看這倆“戲精”的演出和斗法,可比看男女主談套路戀愛有趣太多。
2、景甜的靈動,馮紹峰的“病弱”,讓劇集有了精氣神
《灼灼風流》能開局就引爆口碑,很大的原因其實來源于女主景甜的表演。
在開播前,也有一些人擔心35歲的景甜能否完美演好古偶。
畢竟本劇的女主不再是《司藤》中的御姐,而是古靈精怪的少女。
沒想到,景甜的表演進步了這么多。
慕灼華是一個很特別的女性角色,身為女子但一心入朝為官,心思細有謀略,有頭腦且拎得清,又不失小女生愛慕美好容顏的可愛。
她從一開始遇到王爺就開始找他要東要西,不是真的貪心不足,而是算準了對方不放心自己,自己有所求,才會讓對方覺得好控制。
“要讓上頭看到你的長處,也要適當看到你的短處。”
和王爺的相處中她進退自如,還有自己的底線,并不會被男人牽著走,幫忙客串仵作可以,耽誤老娘科考可不行。
這樣的人間清醒已經吊打了99%以上古偶女主的見識。
景甜的演繹可謂精準到位,既有機智颯爽的一面,也有扮豬吃老虎的逗趣。
在展現人物情緒時,景甜也詮釋得淋漓盡致。
由青樓女子們想起母親的遭遇時,她的眼神才徹底暴露真心,其他的一切,都是女子活在世間的假面。
景甜演得好,馮紹峰也不弱。
很多觀眾先入為主認為已過40的馮紹峰不適合再演古偶,但本劇中“病弱”王爺的角色,還非馮紹峰這種成熟演員不能演。
定王這個角色,少年得志,以三萬親兵擊敗十萬外敵,一戰成為戰神,卻遭遇天降打擊,一戰三萬親兵全軍覆沒,自己身中劇毒,刮骨療傷才保住性命,但從此成為病王。
馮紹峰的表演冷口冷面,給人感覺氣若游絲,但這樣才是對的,假如把角色演得像《知否》中一般元氣滿滿,哪像身中劇毒。
現在的王爺,被馮紹峰演得沉穩厚重,略帶腹黑,但不失男兒真性情,馮紹峰克制的演法,不會讓角色顯得寡淡,相反更顯人格魅力。
3、怪力美丫頭,腹黑女二,社恐隨從……配角形象立體豐滿,個個讓人印象深刻
大多數古偶劇里,配角總是千篇一律的。
他們不是為男女主存在的工具人,就是心狠手辣嘴臉惡毒的反派。
但《灼灼風流》卻不是。
劇中不僅有王麗坤、徐海喬、周翊然、鄭國霖、黃海冰、陳紫函、何泓姍等實力派,就連年輕演員飾演的配角,也毫不落下風,每個配角都有十分鮮明的性格特點和辨識度。
比如楊志雯扮演的吃貨丫鬟郭巨力。
人如其名,力大無比,為人呆萌可愛,生命中第一是小姐,第二是吃,醒來第一反應:該吃早飯了。
每次看她把一個普通的燒餅吃的那么香,我就忍不住想點外賣。
她的感情副線也有看頭,誰不愛看內向小侍衛與呆萌大力小丫鬟的甜甜愛情戲?
還有陳紫函飾演的流落風塵的歌女,一句“年老色衰誰會管”我真的驚了,這算年老色衰,這長得好看的什么樣?
劇中的她溫婉嫻靜,淡定自持,不像是花街女子,倒有種大家閨秀的莊重。
而王麗坤飾演的志在四方的柔嘉公主,端莊淑嫻,面若桃花,卻在外表端莊中藏著陰狠算計。
再加上周翊然飾演的少年意氣愛生氣的大皇子劉琛。
徐海喬飾演的驚才絕艷又恃才放曠的狀元郎沈驚鴻。
黃海冰飾演的色氣滿滿的江南首富。
甚至是王爺身邊身世凄苦但忠心耿耿的侍衛兄弟執墨執劍,也是一精一動,各有性格,才不是為王爺舍命的工具人而已。
劇集用極度飽滿的角色群像,構造了一種戲劇的真實,每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都在亂世里努力求活,讓這部架空古裝劇接上了地氣,又灼灼其華。
4、走進死胡同的古偶劇,是時候破局了
眾所周知,作為中國電視劇特有的一種類型,古偶劇出場即巔峰。
當年《仙劍》1和3的橫空出世,不僅一舉把古偶劇帶上了巔峰,也捧紅了很多演員。
之后古偶劇成為了收視密碼,成為國劇風險最小、最受平臺歡迎的熱門類型。
可從某個角度來說,國產古偶劇在數量崛起的同時,卻也一直在走一條下坡路。
如何破局?《灼灼風流》給出了很好的啟示。
首先是故事跳出套路。
當下的古偶劇,最讓觀眾無奈的就是同質化嚴重。
不管是主角人設還是故事情節都十分雷同,像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而《灼灼風流》卻有點不一樣,一開始就擺脫了古偶劇公式化的背景介紹,沒有宮斗、沒有一群男人圍著女主轉,沒有掰開觀眾的嘴喂工業糖精。
而是讓男女主旗逢敵手,在最初的相互防范與試探中不斷靠近。
即使最后相愛了也不是戀愛腦,而是各有各的所求。
劇集用最可愛,最輕松的方式,帶著觀眾跟男女主一起歷險,又會忍不住嘴角上揚。
其次,是擺脫了古偶劇的浮夸審美。
本劇導演是拍出過《錦心似玉》的溫德光,攝影師出身的他,再次還了古偶劇一個像樣的審美。
劇中的花巷小秦宮場景華美艷麗。
文人聚集的文錚樓充滿詩書的仙氣。
許多實拍的外景更是透著一股中華博大之美。
這些場景不僅是美輪美奐,而是為一個架空的故事注入了中華美學的神韻。
最后,《灼灼風流》里不流于表面,既有現代女性的獨立思想,又有國產古偶難得的真正的男女勢均力敵。
《灼灼風流》的主線是一個女子逆襲故事。
女主從一個庶女,到入朝成為女官,這其中的 “不認命”,才是在我看來劇集更重要的表意,最動人之所在。
那就是在最講究女性認命的古代。她們不信命。
就像女主跟巨力說的,“咱們不能當花,咱們要當樹,而且要長成參天大樹,不畏嚴寒,不懼風雨”。
無論在哪個時代,女子都有追求自己感情喜好和人生愿望的權利。
劇中有種難得的平等觀念,女主沒有因為花巷女人的身份自以為高人一等,而是平等相待,這才是真正的現代價值觀。
更珍貴的,其實是劇中男性對女性的態度。
男主劉衍以戰功為女子請命開了女性科考的頭在先,自稱女主外室,開了婚嫁女子繼續為官的先例在后,這才是男性對女性真正的尊重。
劇中女主得到的不是男主的施舍,而是憑本事與愛人實現人格上的勢均力敵。
這幾年古偶劇其實爆款不少,但卻是熱度高易,出圈難。
但不是普通觀眾不喜歡看古偶劇了,而是不喜歡看的古偶劇的套路而已。
希望《灼灼風流》開的好頭能夠保持下去,讓國產古偶劇不再繼續擺爛。
古偶劇要再現灼灼風流,憑本事來掙。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