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湖評論:調查研究是做好基層工作的重要抓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多到分管領域的基層一線去,多到困難多、群眾意見集中、工作打不開局面的地方去,體察實情、解剖麻雀,全面掌握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基層治理既是國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眾感知公共服務效能和溫度的“神經末梢”,做好調查研究工作是做好基層工作的重要抓手。
拜民為師,問計于民,讓調查研究“接地氣”。
“樹高千丈總有根,河流萬里總有源。”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在走進街巷里弄時,需要全程保持“空杯”心態,清空頭腦中形成的成見、偏見、陋見,充分認識到個人見識與思路的局限性。在調研工作中,不預設模式、不事先招呼、不搞花架子,始終放低身段,虛心求教,專心認真,杜絕就近不就遠、就熟不就生,喜聞書面匯報,只看指定“盆景”。要把問題具象化,帶上“顯微鏡”,找尋能夠“去腐生肌”的精準辦法,要認真詢問、詳細記錄人民的“原聲”, 真誠地向群眾請教、向實踐學習,如此才能讓調查研究“接地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真察實訪,找準問題,讓調查研究“沾土氣”。
調研的本質是帶著問題去尋找答案,因此調查研究要緊緊抓住問題這個“牛鼻子”,以問題為“靶”。我們要在人民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中發現急難愁盼問題,在千頭萬緒的矛盾中抓住根本,在復雜多元的形勢中把握方向。要錨定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紛繁復雜的客觀現象去粗取精、去偽存真,進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科學總結實踐經驗,不斷探索問題的本質和內在規律,特別是要聚焦醫療、養老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問題。要注重抓住典型、解剖“麻雀”,以小見大、見微知著,為基層治理精準施策找到發力點,讓調查研究“沾土氣”。
調而研之,研而用之,讓調查研究“冒熱氣”。
調查研究的目的是用調研成果指導工作、推動發展,要注重“調”與“研”并重,對調查情況進行系統全面的分析研判,及時反映問題,圍繞民生痛點、堵點、難點,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化解工作難題,提高調研實效性。同時還要趁熱打鐵,緊緊抓住解決問題的時機,加強督查督辦和跟蹤問效,應該對問題解決的情況多來幾次“回頭看”、多殺幾招“回馬槍”,問題不解決不松勁、解決不徹底不放手,真正讓調研取信于民、干出實效。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要把調查研究作為做好基層治理工作的重要抓手,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思維,堅持將“小事”干好、把“大事”做實,以“心”換“心”、用“心”用“情”。我們應當不斷在求突破、見實效上下功夫,聚焦調研發現的重點問題,研究形成解決問題、推進工作的思路辦法和政策舉措,把一個個“調研清單”變為“成果清單”。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劉杰(武漢武昌區)
責編:王舒嫻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寶安一小區電梯發生故障被投訴 寶安市場監管局:電梯門光幕安全保護裝置不靈敏導致
p{margin-top:0pt;margin-bottom:1pt;}p X1{text-align:justify;}span X1{font-family
通潤裝備(002150.SZ):POWER BLOCK2.0液冷儲能系統是正泰電源今年的重點產品
格隆匯8月16日丨有投資者向通潤裝備(002150)(002150 SZ)提問,“請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