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恒大慘痛復牌
復牌第一天市值下跌近八成,化債之路仍未見曙光
(相關資料圖)
文|王文彤
編輯|馬克
停牌17個月后,中國恒大(3333.HK)終于在在港交所復牌。至此,恒大系的三家公司——恒大物業(6666.HK)、恒大汽車(0708.HK)、中國恒大全部復牌。
根據wind數據,8月28日上午9點,中國恒大以0.22港元/股開盤,較停牌前一日的收盤價1.65港元跌幅86.77%,當日中國恒大報收0.35港元,總市值46億港元,較停牌前一日的市值218億港元跌幅近八成。
8月27日晚,恒大發布了未經審核的2023年上半年業績報告。
報告顯示,負債方面,截至2023年6月30日,恒大集團的負債總額為23882億元,剔除合約負債(即購房預付款)6039.8億元后為17842.2億元。相比2022年末剔除合約負債后的負債規模17163.9億元,增加687.3億元。借款平均年利率為7.97%,較2022年末的8.12%有所降低。
收入方面,2023年上半年收入為1281.8億元,毛利潤約為98億元,毛利率為7.64%,凈虧損合計392.5億元,虧損情況較2022年同期有所好轉。但公司總資產為17439.97億元,依舊資不抵債。
相對于龐大的負債規模,銷售回款只是杯水車薪。2023年上半年,恒大合同銷售金額334.13億元,合同銷售面積511.5萬平方米,累計銷售回款271億元。
中國恒大的審計師上會栢誠會計師事務所表示,因為有多項關于持續經營的不確定因素,事務所無法對恒大的中期報告發表評論。
港交所對中國恒大復牌提出了七條復牌指引,涉及披露財務業績信息、恒大物業質押擔保問題、內部監控等。根據中國恒大8月25日公告,公司一一回應了這七條指引。
復牌成功后,中國恒大接下來的任務有兩項——完成保交樓,回籠資金;解決境內外債務問題。
公告顯示,中國恒大實現了732個保交樓項目全面復工,2022年累計交樓30.1萬套,但只達到其2022年初定下的60萬套目標的一半。截至2023年6月30日,中國恒大擁有土儲1.9億平方米,參與舊改項目78個,其中大灣區55個(深圳34個),其他城市23個。
為了化債,中國恒大作出了一系列努力。境內債方面,中國恒大表示,已經與境內其他貸款人積極磋商借款展期事宜,因貸款人分散且市場環境不斷變化,仍需要時間與個別貸款人確定展期方案。
境外債方面,2023年3月22日,中國恒大提出了境外債務重組方案,并在7月26日獲得香港、開曼群島及英屬維爾京群島法院批準。債權人將在之后的會議對離岸債務重組計劃進行表決。
8月17日,中國恒大根據美國《破產法》第15章向位于紐約曼哈頓的美國破產法院申請對其域外破產程序的承認和協助,意在將中國恒大在美的債務和財產納入破產程序,給中國恒大留下喘息空間。
中國恒大在美的資產總數未知,騰訊新聞曾援引法庭文件報道,恒大發行在外的美元債面值為142億美元,截至2023年7月31日,累計余額為168億美元。
8月28日下午,恒大集團發布公告稱,將延期舉行恒大 (債務) 協議安排會議。其中香港恒大、開曼島恒大協議安排會議延期29天至9月26日,子公司景程、天基協議安排會議延期28天至9月25日舉行。公告稱,延期是為了讓債權人結合近期中國恒大的一系列變動,更好地考慮中國恒大的重組程序。
作者為《財經》實習生
進入合集,查閱更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