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退役軍人】譚偉平:退伍不褪色 “兵支書”成為鄉村振興“領頭雁”
退伍不褪色
昔日窮山村,今日示范村。寧明縣城中鎮珠連村的“改頭換面”,與譚偉平的努力奮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自他退伍后,始終發揚軍人的優良傳統,保持部隊昂揚斗志,勇當排頭兵,不斷為實現鄉親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繼續奮斗,帶領群眾改造家鄉,走向致富路。6月29日,譚偉平榮獲崇左市第三屆“最美退役軍人”稱號。
1995年11月,譚偉平從部隊退伍回到寧明縣,雖然已經脫下軍裝,但他依然保持著吃苦耐勞、敢闖敢干的軍人作風,艱苦創業。經過多年的奮斗,終于注冊成立了屬于自己的公司,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個體老板。
【資料圖】
但譚偉平不滿足于現狀,他始終認為:自己富不算富,只有鄉親們都富起來了才算富。于是他做了糖廠外包工,組織村民務工增加收入。由于他一心裝著大伙,處處為大家著想,帶領大家一同走上富裕的道路。在2017年9月城中鎮珠連村“兩委”換屆中,譚偉平以高票當選了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自譚偉平“當家”以來,守初心、擔使命,搶抓發展機遇,落實政策、爭取項目和推進建設,總是沖鋒在一線,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在“三清三拆”村貌改造中,起初許多村民持反對意見。于是譚偉平就號召村里的黨員帶頭拆掉自己家的牛欄、豬欄、雞欄,主動讓出地塊用于村里道路擴建。
在黨員們的影響下,村民們從“要我拆”變成“我要拆”,村里的“三清三拆”得以順利開展。如今,村中房屋錯落有致,村道干凈整潔,路旁屋舍墻上有各種形式的彩繪,庭院清新別致,別具特色的美麗鄉村讓人眼前一亮。
同時,項目建設也取得了新成效,目前共完成具有壯族傳統風格風貌的農房改造124棟,新建成高標準村黨群服務中心,原珠連舊辦公樓改造成為標準化、規范化的村級黨校,體育公園、民宿、文化步道、村史館等也先后建成,村容村貌煥然一新。看到村里的大變化,村民更加相信譚偉平了。
平日里,譚偉平更是村民的“守護者”。2002年9月24日晚,兩位村民發生爭執,借著酒勁,互不相讓,隨著矛盾進一步升級,一位村民沖進附近村民家中,搶了一把水果刀,沖著另一位村民走去。就在這時,譚偉平眼疾手快,一個箭步上前將持刀村民制服,奪取其手中的刀具,結束了這場鬧劇。
后來,譚偉平多次對那兩位村民進行思想教育,兩位村民也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真悔改。譚偉平也借此機會對其他村民進行宣傳,讓村民認識到暴力行為帶來的不良影響,進一步提升村里的和諧穩定和鄰里和睦。
花香蝶自來。隨著珠連村越建越美,許多內外地游客紛紛到珠連村體驗鄉村旅游。
曾經作為商人的譚偉平,敏銳地看到商機和發展機遇,通過引進社會資本投資,推進珠連村民宿經濟。其中最為成功的,當屬集吃喝玩樂住宿集一身的雅筑民宿。
現在,珠連村也成為了寧明縣新的旅游打卡地之一。今年以來,珠連村先后舉行了元宵煙花燃放、搶花炮、山歌大賽、籃球比賽、端午龍舟比賽等文體活動,豐富了旅游業態,吸引本地及外地游客前來游玩,全村共有300多人通過旅游業增加了收入。
為了更好的服務好村民,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珠連村黨總支部繪制了“黨員地圖”,標注村屯黨員的姓名、職務、聯系電話,并將地圖公布在村里人流多的地方和各路口。通過“黨員地圖”,群眾有困難可以迅速地找到黨員尋求幫助,使困難和問題得以迅速解決。
譚偉平明白,要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號召力,必須要多為群眾辦實事好事,而辦實事好事必須要有堅強的物質基礎,所以必須要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他發現村中有很多撂荒土地,于是他決定盤活利用好撂荒地這個資源。通過流轉土地,打造了本村第一個自主經營項目——200畝甘蔗種植產業基地,帶動農戶種植堅果1500多畝,堅果套種鳳梨100畝。
同時,他整合資源,利用原村委辦公設施場所升級改造,建立全縣首家村級黨校——珠連村黨校,通過提供培訓服務,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022年,珠連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69萬元。此外,珠連村香料廠項目正在推進建設中,建成投產后將不斷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動力。(陸從起)
新聞來源:寧明縣融媒體中心 陸從起
編輯:陸穎
一審:李梅
二審:姜濤
終審:李翔
版權說明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港股異動 | 商湯-W(00020)早盤漲超6% “商量SenseChat”即日起開放服務
商湯-W(00020)早盤漲超6%,截至發稿,漲5 96%,報1 6港元,成交額2 11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