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志愿服務倡樹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
【資料圖】
墾利區墾利街道佳苑社區積極倡樹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將美德健康與文明實踐、文明創建緊密結合,不斷開拓新形式、探索新路徑,從自律助人、孝老愛親、誠信利他、節儉綠色、共建共享五個方面著手,全力打造新時代志愿服務新高地,讓美德健康新生活拉滿文明實踐“進度條”,加快推動文明新風走進千家萬戶。
佳苑社區以《幸福公約》為載體,搭建起“幸福公約+志愿服務”的社區與居民互動的“連心橋”。培育3支志愿服務隊和13個社區自組織,培養居民志愿骨干200余人,引導京劇隊、旗袍隊等7支“自益型”社區社會組織向巡邏隊、宣傳隊等“益他型”社區社會組織轉變。為倡樹自律助人的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佳苑社區開展美化家園、安全巡邏等等志愿服務150余次,受益居民6000余人次。通過志愿服務活動,讓居民用行動踐行熱心公益、服務社會、奉獻愛心的美德,在幫助他人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孝是維系家庭關系的紐帶。佳苑社區吸收社區衛生服務站志愿者、社區網格員、紅色樓棟長等組成暖心佳苑志愿服務團隊,以“小切口、微治理、大服務”為導向,定期為老年人愛心義剪、義診等活動。為傳承家風家訓,邀請書畫作家手繪《幸福公約》,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通過生動有趣的漫畫手作展示在新時代廣場。
佳苑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積極推行美德信用積分兌換機制,制定完善《美德積分管理辦法》,定期開展積分兌換活動,讓奉獻者得回報,廣泛形成“美德者有所得”共識,以小禮品兌換大文明,用小積分激活大能量。開展誠信團購,社區鏈接農戶、商超,為居民提供新鮮直達的方便實惠,考慮到老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行動不便等問題,還開通了電話預購、送貨上門等服務,讓社區居民都能享受到誠信團購服務,同時向居民、商戶傳達了誠信經營、文明消費的理念。
佳苑社區積極開展“垃圾分類 綠色環保”主題活動,組織轄區學生利用假期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共繪心中的垃圾分類文明社區,在學習和實踐中積攢綠色能量,為改善社區環境貢獻青春力量。為提升小區整體綠化環境,社區廣泛征集居民意見,多次進行現場調研,認領捐贈鳶尾草3000株,由小區黨支部聯合小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及社區志愿者利用1天的時間移植完成,使之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佳苑社區為更好收集居民需求,提供貼心服務,每周開展“幸福家園建設議事協商會”,聚焦樓道衛生、安全隱患、小區環境提升等熱點問題,組織居民代表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做到“小區事小區議,居民事居民定”,促進解決居民需求40余項。探索制定公共收益使用流程“陽光7步法”,將梳理形成的維修、便民、活動、環境美化等4大類25項便民項目逐步落實到位,維修破損路面1.6萬平方米,維修提升廣場設施4處,整修涼亭5處,新增兒童滑梯、健身器材5處,極大提升居民生活滿意度。
今年,墾利街道佳苑社區以新時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為中心,在轄區內畫出最大“愛心”。佳苑社區將持續創新美德健康工作形式,進一步激發傳統美德基因,形成文明有序社會環境,從而使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逐漸成為一種新風尚,讓美德健康生活方式之“花”在佳苑社區越開越艷。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廣寅 通訊員 張曉彤 報道)
責任編輯: 李廣寅
上觀號作者:大眾日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