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了!12年前喝下核污水的日本官員已離世:骨髓癌、全身腐爛
8月24日下午,日本不顧多方阻攔,執意將核污水排海,在國際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對此,日本解釋說:“核污水排放前已經經過處理,對環境及人體健康沒有任何影響。”
【資料圖】
我國回懟道:“既然日本說福島核污水安全無害,那就應該把它們利用起來內部消耗,而不是排放到公域海洋里。”
此后,我國開始抵御日本海產品,這對日本水產業無疑是個巨大打擊,福島漁民們抱怨連天。
為了證明自己此前理論,日本高層不惜“以身試毒”,當著記者的面大快朵頤,并夸贊道:“福島生魚片的味道很好,希望大家多買福島魚”。
這不禁讓人們想起了12年前,為了證明核污水無毒無害而親口喝下核廢水的日本官員園田康博。
2011年10月,作為環境部副大臣的園田康博,在眾目睽睽之下,將半杯經過處理的核污水分兩次喝完,以此表示經過處理的核污水可以達到飲用級別。
但他的“壯舉”,事后被曝出并非自愿。
從現場拍攝的畫面中可以看出,他的手在傾倒核污水時抖個不停,這說明當時他的內心是充滿恐懼的。
不過不管怎么說,園田康博作為勇于喝下核污水的日本第一人,都達到了“一喝成名”的效果。
從此園田康博在官場上如魚得水、步步高升,但讓人奇怪的是,正處于事業巔峰期的他,卻在2015年突然隱退,連社交賬號都停止了更新,直到現在依舊杳無音訊。
那么,園田康博當年為什么會卸任,這么多年又去了哪里?
正當大家猜測紛紛時,太平洋小國帕勞公布了園田康博的死訊,解開了謎底。
據當地論壇報道:
日本原環境大臣田園康博,在2018年初因身體不適,在日本接受檢查,最后在美國麻省理工醫學院接受治療無效,之后轉入帕勞共和國療養,2020年8月因核廢水污染,導致身體腐爛,繼而患上多發性骨髓癌,已經病逝。
有專家分析,園田康博喝下的這半杯核污水中含有氚,這是一種放射性氫同位素,可以通過水分子進入人體,并與人體內的其他物質結合,形成氚化物。
氚化物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它在人體中12天后會衰變成氦,并釋放低能量的β粒子。
β粒子很不安分,會穿透人體細胞膜壁,沖撞細胞內的DNA,造成它們的斷裂和突變,從而導致細胞死亡或癌變。
所以,即便園田康博的死訊還沒有得到日本官方的證實,但在大家心里早有定論。
若非健康問題受到影響,一個曾經有頭有臉的官員,又怎會甘心銷聲匿跡這么多年呢?
盡管日本到現在都還嘴硬,聲稱排海的核廢水是經過嚴格處理的,沒有任何危害。
但從媒體曝光的畫面中,能夠看到排放污水的工作人員,每個人都穿著厚重的防護服,臉上還戴著防毒面罩。
如果核污水真像他們宣傳的一樣安全,他們又何必興師動眾、全副武裝呢?
日本的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不僅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反而引起了更多的質疑和抗議。
目前,許多國家和地區,包括我國、韓國、俄羅斯、菲律賓等,都對日本的核污水排海表示了強烈的反對和擔憂,認為這是對全球海洋生態和人類健康的嚴重威脅。
據專家預測,日本排放的核污水將在10年內流經太平洋,影響到全球70%以上的海域。
這意味著,日本的核污水不僅會污染自己的海域,還會危害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海洋資源和漁業利益。
而且,日本排放的核污水中,并不只有氚這一種放射性物質,還有其他更危險的放射性同位素,如鍶-90、銫-137、钚-239等。
這些放射性物質在海洋中的半衰期都很長,有些甚至達到了幾萬年。這就意味著,日本的核污水將在海洋中長期存在,對海洋生物和人類造成持續性的傷害。
更令人震驚的是,日本排放的核污水中,還有一種被稱為“核燃料碎片”的物質。
這是指在2011年福島核電站發生爆炸時,核燃料棒被炸碎后形成的微小顆粒。
這些顆粒中含有高濃度的鈾、钚等重金屬元素,具有極強的放射性和毒性。如果這些顆粒進入人體或者食物鏈,將會對生命造成致命危害。
面對日本的核污水排海計劃,國際社會應該采取更加堅決和有效的措施,要求日本停止這種對全球環境和人類健康不負責任的行為。
同時,也應該加強對日本核污水排海的監督和檢測,防止日本隱瞞或者篡改相關數據和信息。
日本作為一個擁有高度發達科技和經濟實力的國家,應該有能力和責任妥善處理自己造成的核污染問題,而不是將其轉嫁給其他國家。
日本應該正視自己在歷史上和現實中對亞洲乃至全世界造成的傷害,而不是一味地逃避和否認。
只有這樣,日本才能真正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和信任,才能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建立起平等和友好的關系。
否則,日本將只會被孤立,失去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響力。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新城發展(01030)發布新城控股(601155.SH)中期業績,歸母凈利潤22.79億元,同比減少24.28%
智通財經APP訊新城發展01030發布新城控股601155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