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絲帶”承辦國際滑冰訓練營 肩負項目推廣使命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王笑笑
一年半前,新加坡的業余滑冰愛好者翔芹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了北京冬奧會的比賽。她想不到,一年半后,她來到北京,踏上了冬奧賽場——國家速滑館的冰面。昨天,2023國際滑冰訓練營開營儀式在此舉行。翔芹與來自八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名“小伙伴”一起,將在此展開為期一周的訓練和交流。
(資料圖片)
“非常興奮,非常開心。”翔芹說,“第一眼感覺很壯觀,因為新加坡沒有這么大的冰場。看到奧運五環,想到世界頂尖選手曾在這里比賽,更是感到特別榮幸。”
ISU發展中心落戶北京
訓練營的舉辦,源于“冰絲帶”北京冬奧會后所獲的一個新身份——國際滑冰聯盟(ISU)卓越發展中心。該中心由ISU在全球范圍內確立了11家,“冰絲帶”是其中唯一的中國場館。
據了解,ISU卓越發展中心旨在為青少年滑冰運動員,尤其是冰雪運動發展相對落后的國家和地區的選手,提供高質量的設施和服務、高水平的教練和培訓活動,幫助這些熱愛滑冰的人更好地參與到項目中。
本次訓練營由ISU主辦,國家體育總局冬季運動管理中心、北京市體育局和北京市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指導,中國滑冰協會和國家速滑館公司承辦。訓練營旨在為營員提供訓練及文化交流平臺,進一步弘揚北京冬奧精神,促進項目在全球范圍內的良性發展。
“這是我第二次來到這座充滿魅力的場館,這里的條件令人驚嘆,每個運動員都喜歡在這里滑冰。”特意來京參加開營儀式的ISU主席金載烈說,“ISU在很多有著濃厚冰上運動氛圍的國家設立了卓越中心,中國無疑也是滑冰大國之一,同時擁有出色的場館設施。所以我們選擇了‘冰絲帶’,希望以此促進世界滑冰運動的發展。”
頂級資源令營員受益
本次訓練營的營員來自中國、中國香港、越南、菲律賓、蒙古、泰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對于那些氣候溫暖、冰雪運動少人關注的國家和地區選手來說,能在世界頂級場館接受優秀教練團隊指導,機會非常難得。
本次訓練營特邀前中國短道隊主教練、中國滑冰協會主席李琰和世界冠軍王春露作為技術指導,孫丹丹、林孟、俞勇俊等前國手組成教練團隊。“協會希望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包括教練資源、培訓體系等,助力卓越中心的交流活動。”李琰說。
此外,訓練營期間,營員們還將參加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包括參觀國家體育場等奧運場館、觀摩中國國家隊訓練等。李琰直言,在這個訓練營中沒有競技壓力,“這些熱愛滑冰的青少年,在這里會非常放松、開心,這樣他們才能真正享受滑冰的樂趣。通過文化交流、相互了解,他們會打破任何界限,真正玩到一起、練到一起。”
26歲的翔芹因對滑冰“一見鐘情”,已堅持業余訓練三四年。她說,早就聽說北京的冰雪氛圍非常好,自己很想來體驗體驗,同時借機提升技藝。她還收到了承辦方贈送的禮物——冰墩墩公仔,“太可愛了,而且這是只有奧運選手才能得到的,非常有意義。”
場館賽后利用更多元
就在訓練營舉辦的同時,“冰絲帶”的賽道上仍有不少滑冰愛好者在縱情馳騁。冬奧會后,這里不僅作為標志性建筑吸引了大批游客,也在奧運遺產利用和項目普及推廣方面提供了成功的“中國經驗”。
據了解,北京冬奧會后,“冰絲帶”一直保留著賽時使用的冰面,在滿足各級專業隊訓練需求的同時,以“原貌”向大眾開放,為群眾提供健身場所并開展大眾賽事。此外,場館也積極承辦各級各類專業賽事,目前正在籌備冬奧會后首場國際比賽——國際滑聯速度滑冰世界杯分站賽。
同時,“冰絲帶”還承接國家花樣滑冰等級測試,利用小冰場策劃冰上演出項目,并積極引入國家級培訓資源舉辦培訓、宣傳冬奧文化,帶動近兩萬人參與培訓,累計接待近40萬人次參觀體驗。
而此次訓練營,是“冰絲帶”冬奧會后首次承辦國際性滑冰訓練交流活動。金載烈表示,場館在冬奧會后呈現出的多元化經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希望這里作為卓越中心,更好地承擔起滑冰運動在中國普及和提高的使命,并成為世界滑冰運動專業化發展和文化交流的平臺。”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Fortinet防特網攜FortiGate方案參評“2023AutoSecAwards安全之星”|專屬投票通道開啟
點擊上方藍字談思實驗室獲取更多汽車網絡安全資訊9月13日-15日,由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