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前干后軟,警惕腸息肉來襲
周叔從一個月前就出現大便前干后軟的情況。一開始他并沒有在意,覺得是自己最近飲食習慣不太好導致。不過,周叔這種癥狀一直持續,即使改變飲食習慣也沒有得到緩解。而后來我院就診,進行腸道檢查后,周叔被告知腸道內有息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腸息肉很多時候沒有癥狀
何為腸息肉?我院結直腸外科六區主任何曉生解釋,腸息肉是指腸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沒有確定病理性質前稱為息肉。腸息肉的發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上升,有家族史或腫瘤史的人群患病幾率更高。另外,對于生活習慣不良者,如抽煙、喝酒、肥胖等人群,都是高危人群。
腸息肉在很多情況下沒有癥狀,何曉生介紹,只要不堵塞通道就不會發生癥狀。至于周叔排便時前干后軟的情況,那是因為腸息肉的體積越來越大,生長到一定程度之后,便會導致腸腔過于狹窄,由此一來,糞便排泄時有阻礙。而后面排出的糞便軟黏是因為,在腸息肉的影響下腸道消化能力下降,這樣一來糞便不易成形。
除此之外,腸息肉還表現為便秘或大便次數增多、經常腹部悶脹不適、經常放屁等。如果患者有上述癥狀,建議到醫院完善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
切除是腸息肉的最佳治療
檢出息肉、確定其病變性質最有效的措施是進行結腸鏡檢查,判斷息肉的性質、大小和危害程度之后,才能確定治療方案。何曉生介紹,對于腸息肉,臨床上一般采取切除治療,但如何切除需要根據腸息肉的大小來決定。對于有癥狀的息肉,應該予以治療;對于無癥狀的息肉,則需要根據是否有癌變傾向決定治療方法。具體的治療方法如下:
一
內鏡治療
通過內鏡切除直腸息肉是目前臨床最常用的方法,該方法有損傷少、創口小的優點。一般只有出現癌變傾向的息肉,或者導致臨床癥狀的息肉才需要考慮內鏡下治療。
二
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適用于內鏡切除不徹底、者腺瘤性息肉、不明原因的息肉,常用的手術方法應根據息肉的大小、部位、范圍而定,通常可做局部切除、腸段切除、結腸次全切除、全結腸切除等。若息肉發生惡變,應根據息肉浸潤的范圍進行切除,并在此基礎上輔助治療,術后注意定期內鏡復查,避免復發。
減少內外誘因,預防腸息肉
由于病因尚未完全明確,腸息肉很難有效地預防,但控制相應的危險因素對預防有一定幫助。目前認為腸息肉受內因、外因兩方面因素影響,控制相應的因素對預防腸息肉有一定作用。
一
外因
腸息肉的發生與生活習慣密切相關,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預防腸息肉。
1、避免經常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或者魚肉類高蛋白的飲食,多攝入水果、蔬菜、粗糧,做好葷素搭配、粗細搭配。
2、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熬夜、久坐等不良習慣。
3、適當運動,積極控制體重,以保持合適的體重,超重、肥胖的人群應積極減肥。
4、及時調節不良情緒,避免長期精神緊張、焦慮、抑郁等情況,避免精神壓力過大。
二
內因
腸息肉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關,雖然遺傳因素很難徹底改變,但可以通過定期檢查等方式,及早發現并處理,利于預防不良結果。對于有腸息肉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對于父母親、兄弟姐妹等直系親屬長有腸息肉的人群,建議40歲后定期進行腸鏡檢查,便于及時發現并治療。
本文指導專家
結直腸肛門外科何曉生?主任醫師
博士、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博士后。
2005年畢業于中山大學臨床醫學,以優異成績推薦保送繼續攻讀外科學碩士,并于2008年畢業留校至今。2009年曾至美國梅奧醫學中心、克利夫蘭醫學中心訪問。2014年獲外科學博士學位。
致力于結直腸腫瘤篩查研究,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國結直腸腫瘤篩查和干預技術研究”項目的骨干成員。廣東省醫師協會胃腸外科醫師分會第二屆委員會青年醫師專業組成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胃腸外科分會委員,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消化道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榮獲第六屆羊城青年好醫生。
自2005年起從事胃腸道疾病的臨床研究,主要研究領域為結直腸腫瘤及炎癥性腸病的規劃化診治及防控,特別擅長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胃腸早期癌微創治療、胃腸腫瘤術后并發癥的處理等。
出診時間:周四上午
責任編輯:唐小雨
初審:戴希安
審核:簡文楊、樂虞瑩
終審:李文敏
審定發布:李漢榮
稿件來源:《老人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