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是否會出現第二次疫情?張文宏給出最新判斷_環球熱頭條
(資料圖)
4月22日,中國駐印度大使孫衛東和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做客央視新聞直播間,為華僑留學生答疑解惑。
現在判斷今冬是否會出現第二次疫情為時過早 但要做準備
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 張文宏:現在全球采取的防控策略跟大流感時期防控的策略比較接近,所以在整個夏季到來的時候疫情有一個下降的趨勢。但是,因為目前全球采取的抗疫策略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將來可以看到歐洲各國,美國以及印度在夏天過后,事實上疫情都處于一個低水平的波動。非典時期,全球總病例只有1萬,目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兩百多萬了,所以現在很多國家峰值都看不見的時候,我們沒辦法下結論說,夏天過了,它會突然消失。在很長時間新冠肺炎會低水平波動,像這樣的呼吸道傳染病,在冬季來臨時都有小的高峰甚至大的高峰。在1918年的大流感,第二波更迅猛,因為它發生了變異,所以第二波來不來,我們都要對此做好準備。
不要認為吃藥就能百毒不侵 做好防護是關鍵
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 張文宏:我們除了接受印度的用藥以外,我們更多的還是要注意好個人的防護。現在不單單是印度的藥,就是在西藥,昨天法國的科學家他們都問我,有哪一種藥物特別有效,我說現在就西藥而言,我們還沒有看到哪一種(藥物)抗病毒的療效達到非常高的水平。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面,在國際上都是同樣的,就是預防是(遠離)這個疾病最為關鍵(的要素)。所以在您采取印度醫藥治療的時候,我在這里提醒您一下,我覺得在采取這些預防措施的時候,它跟我們采取一些物理隔離、保持距離、戴口罩、洗手其實并不矛盾,不要以為自己吃了藥以后就百毒不侵,這種想法肯定不對的。你用藥物治療也好、預防也好,不要認為自己百毒不侵了,我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誰可以百毒不侵,最好的防護,就是我們在用藥的同時做好自己的防護。
回應“蛋白質風波”:充足營養對疾病控制非常重要
此前張文宏曾建議“多吃雞蛋、喝牛奶,補充蛋白質”,這番言論引發了網上熱議。對此張文宏給出了回應。
他介紹,這個時期需要科學的東西來幫助防疫。營養對這次防疫特別重要。我們在上海接受了大量的輸入型病例,發現年輕的、營養良好的患者不會發展到重癥。留學生營養條件普遍較好。但是返回上海的各國打工人員路上吃不好、喝不好,吃的都是方便面,整體營養狀況非常差,病情出現很快進展。我們很快調整了治療策略。在病房里面正規醫囑上,寫上了每天吃雞蛋在幾個以上。一定要把蛋白質調到一定水平,不然病人沒有機會產生大量抗體。基于這一點,我們認為,充足營養對疾病控制是非常重要的。這個問題關乎蛋白質在抗疫過程的重要性。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北京日報客戶端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全球快播報】土地市場月度跟蹤報告(2023年5月):1-5月百城宅地樓面均價提升11% 第二輪集中供地熱度延續分化
土地市場月度跟蹤報告(2023年5月):1-5月百城宅地樓面均價提升11%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