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空間應用成果轉移轉化成效顯著,4000多項成果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
(資料圖片)
中國空間站于2022年底全面建成,載人航天工程轉入應用與發展階段后,“應用”成為社會關注焦點。8月18日,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與發展情況介紹會召開,就空間站工程應用成果總體情況進行交流。
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介紹,截至目前,空間站安排在軌實施了110個空間科學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得原始實驗數據近100TB,下行了近300個實驗樣品。其中,在空間生命科學領域,實現了水稻“從種子到種子”的全壽命周期培養,在功能基因調控方面的發現有望促進地面新品種水稻株系培育和高產增收。在航天醫學實驗領域,人體心血管、骨骼等方面獲得了航天醫學新發現,發展了航天員健康維護新方法新技術。在空間材料科學領域,首次獲得殼/核結構組織相分離合金材料,有望為航空航天、核電等行業有關相分離合金材料研發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在空間新技術領域,空間高效自由活塞斯特林熱電轉換試驗相關效率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為未來載人月球探測與深空探測任務積累了技術基礎。
林西強表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30余年來服務國計民生,空間應用成果轉移轉化成效顯著,4000余項成果廣泛應用于國家各行各業。比如,空間生命科學研究成果直接應用于生物材料、藥物、醫療和農業技術;微重力流體、燃燒和材料科學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為解決國家材料短板問題、改進相關產品生產加工工藝等作出了貢獻,以空間實驗獲得的一種非晶合金制備方法為例,相關成果已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智能終端設備的零部件中。利用飛行任務開展的航天育種搭載實驗3000余項,育成主糧審定品種240多個,蔬菜水果、林草花卉新品種400多個,創造直接經濟效益逾3600億元,年增產糧食約26億公斤。此外,成果還在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防災減災、公共服務等國民經濟各領域廣泛應用。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澄天偉業(300689.SZ):2022年已完成MOSFET、IGBT等功率半導體方面的研發,并開始為終端應用企業送樣測試
格隆匯8月15日丨有投資者向澄天偉業(300689 SZ)提問,“新業務發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