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就在我身邊|劉燕:三尺講臺育桃李,一心為民顯擔當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夢菲
正值暑假,省人大代表、中山市教育教學研究室劉燕依舊忙碌于教師業務培訓。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先后在教育一線工作34年,用情哺育桃李芬芳;作為一名人大代表,她聚焦教育問題持續發聲,用心建言教育事業。
【資料圖】
“群眾對教育的熱切期盼,是我履職的動力所在。”劉燕說,人民代表這個身份,時刻提醒自己所肩負的責任,敦促她為促進優質教育發聲,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履職盡責,就教育問題領銜約見
從小學數學老師到副校長,再到教育教學研究員,劉燕已在教育戰線工作了34年。“雖然我對各項教育教學工作都很熟悉,但真正深入了解教育問題還是在當選人大代表之后。”劉燕說。
2018年11月,當選省人大代表不足一年,劉燕就推動解決珠三角地區中小學教師編制緊缺問題,領銜提出約見相關部門負責人。
這次代表約見活動源自劉燕的一次專題調研。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劉燕對教師編制緊缺有切身體會。但當她到多所學校實地走訪后,對這個問題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在一所學校調研時,她發現由19人組成的數學科組中,有9人是臨聘教師,還有1個是從語文科組臨時調來救急的。
“這個案例給我很大的震動,同時也更加堅定了我將基層情況反映上去的決心。”劉燕說,作為領銜約見代表,她作了充分的準備,先后查閱大量資料、走訪多所學校,深入了解了其他城市在解決教師編制緊缺方面的創新舉措,以保障代表約見有理有據,進而推動問題解決。
2019年1月,劉燕繼續就珠三角城市教師編制短缺情況提出建議。在她的不懈推動下,相關部門積極行動,2021年教師編制緊缺問題得到有力緩解。
持續發聲,推動公辦學位增加
自當選省人大代表后,劉燕從未停止過為教育事業發聲。2020年,全省十件民生實事將“新增公辦幼兒園學位100萬個”放在首位。劉燕卻認為,只增加幼兒園學位還不夠,也要關注義務教育階段學位緊缺的問題。
2021年,參加省人大會議時,她再次提出建議,城鎮學校的建設迫在眉睫,必須提前規劃,儲備足夠的教育資源。當年11月,省財政廳到中山聽取省人大代表對預算草案編制初步情況的意見建議。座談會上,劉燕再一次介紹了珠三角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位緊張的狀況,并呼吁財政支持增加基礎教育公辦學位。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2022年1月,再次參加省人大會議時劉燕驚喜地發現:“提供優質基礎教育,努力讓學生‘上好學’”已被列為當年省十件民生實事之首。該民生實事還明確提出“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增加公辦學位約50萬個,重點推進珠三角地區公辦優質中小學幼兒園學位建設”。這背后離不開劉燕多年來的建議和呼吁。
“當時,我就有一個很深的感觸:政府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政有所應’。”劉燕說,履職帶來的成就感,讓她更有動力為民發聲、為促進教育事業建言。
2022年,在對全省20多所學校調研的基礎上,劉燕撰寫并提交了《深化“雙減”工作,促進質量提升的建議》。當年8月,她又和其他省人大代表一起圍繞“雙減”政策的落地約見多部門負責人,推動相關問題的解決。
情系教育,用研究的方法提建議
每年參會,劉燕的行李箱里都會放著一沓厚厚的參考資料。“人大代表肩上的責任很重,我必須對自己提出的每一條建議負責。”劉燕說。尤其是調入中山市教育教學研究室工作后,更要求她要用做研究的方法認識、梳理、歸納問題。
從事教研工作如此,做好代表工作亦是如此。當選代表的近六年時間里,劉燕始終堅持從更高的視角看教育,用研究的方法提建議。
關于拓寬優秀高中畢業生就讀師范院校渠道的建議、關于構建廣東省家庭教育指導體系的建議、關于加強廣東省教研員隊伍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劉燕提交的一份份有研究深度、有廣泛調研的專業化建議,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重視和辦理,最終化為推動教育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良策”。
對于自己未來的履職之路,劉燕目標清晰而堅定。她說,自己將繼續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投身代表工作和本職工作,始終做到心系民生、情系教育,為群眾發聲、為教育代言。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圖片 | 受訪者提供責編 | 陳詩潔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李玟與“好聲音”往事 牽出當下音樂綜藝的困境
8月17日,一段疑似“歌手李玟生前控訴中國好聲音”的錄音在網上迅速傳
洲明科技:海外子公司Trans-Lux Corporation上半年凈虧損173.3萬美元| 中報速遞
樂居財經彥杰8月18日,洲明科技發布海外上市子公司Trans-LuxCorporatio
紅日藥業(300026)盤中異動 股價振幅達6.65% 跌6.85% 報4.63元(08-18)
摘要:2023年08月18日紅日藥業(300026)股價大幅跳水6 85%,該股報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