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下保供水防滲漏,鎮江供水測漏隊員,耳朵、耳機里都是汗水
揚子晚報網8月13日訊(記者 萬凌云 通訊員 朱美娜) “長衫長褲悶得人吃不消,短衫短褲被蚊蟲叮咬得受不了,這就是盛夏的夜晚測漏隊員們面對工作環境的‘糾結’!”面對持續的高溫天氣,8月12日,鎮江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測漏隊長李迪告訴記者,白天熱得吃不消,夜晚雖然沒有了烈日的炙烤,但卻多了蚊蟲的襲擾。他們就是這樣冒著酷暑高溫,頂著蚊蟲叮咬,日夜為供水管網“把脈聽診”,保證鎮江市民用水安全。
李迪介紹,8月4日(周五晚)晚10時,他帶領測漏隊全體隊員對鎮江萬科沁園小區進行降損疑難雜癥專項地下管網測漏。前段時間小區出現管網滲漏,李迪把測漏隊分三個梯隊,白天對萬科沁園進行管網檢漏。但檢出漏點修復后,萬科沁園夜間最小流量卻始終沒有降下來。
于是,李迪按照DMA夜間最小流量檢漏工作流程,打印了萬科沁園3個片區的管網圖。他們查看管網圖,熟悉管線的位置、走向;每個隊員給予分工明確,有的負責對管線圖上所有的閥門進行路面聽音和閥栓聽音;有的負責對小區內所有窨井蓋打開,查看漏水清水源。
(資料圖片)
整個小區管網的排查由此展開。當排查到萬科沁園30棟附近時,泥土里傳來異常漏水聲,由于泥土里傳聲效果非常不理想。大家繼續沿著管道走向,每隔50公分放下探頭聽音。
夏夜測漏
“白天氣溫非常高,晚上又悶熱,工作半小時就渾身都是汗,就像剛從水里爬出來一樣。” 李迪說,雖然天氣炎熱,但大家對工作沒有一絲懈怠,使用聽漏儀的隊員耳朵、耳機里都是汗水!通過三個多小時的努力,大家終于鎖定了漏水點范圍。
5日白天,烈日炎炎,李迪又帶領隊員對漏水點范圍進行鉆孔聽音,精準定位。其間,大家的衣服是濕了又干,干了又濕,大家就拼命喝水來抵消水分的流失。
通過約兩個小時持續不斷的測聽作業,終于成功找到了漏點!隨即,維修三隊對該漏點進行開挖修復。修復后,萬科沁園夜間最小流量從每小時13立方米降至每小時4立方米,降損成效非常明顯。
高溫天氣,除了常規的工作之外,測漏隊員還會對水小、無水等突發情況及時處理,24小時隨時待命。
8月11日下午,鎮江象山花園二區泵房失壓,接到電話后,測漏隊員立馬趕赴現場進行漏點排查。經過2個多小時的漏點排查,終于在某單元門口的臺階下成功找到漏點。當天晚上,鎮江遠洋香奈城二期水量異常,測漏隊員立刻進行專項檢漏,查到4處漏點.......
一根聽音桿、一臺聽漏儀、一件反光背心;烈日酷暑下,蚊蟲堆里,一步一個腳印,一身接一身的汗水,一處又一處漏點被找到。鎮江市民能用上優質的自來水,酷暑盛夏鎮江城用水無虞,是李迪和他的伙伴們付出的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和執著,守護著城市的“生命之源”。
校對 李海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