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產品看產業轉型 四川內江高新區推進建筑業綠色低碳發展
(資料圖片)
生產車間
封面新聞記者 賈嬌
8月13日,四川內江高新區白馬園區,在占地超5萬平方米的四川綠建杭蕭鋼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綠建杭蕭”)生產車間里,神奇的“變形”正在上演。
廠區內,一塊塊少則數噸、多則10余噸的鋼板進入生產線,經過組立、焊接、拋丸打磨、涂裝等工序后,一件件鋼結構裝配式建筑產品從生產線下線,被運往施工現場。
同一時間,由四川綠建杭蕭承攬建設的內江市烈士紀念館項目施工現場,采用鋼結構和鋼筋混凝土打造的紀念館主體,像搭建“積木”一樣拔地而起。
內江市烈士紀念館項目施工現場
“10多名工人僅用一個月,就完成了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的主體結構?!闭驹诩o念館展廳,項目負責人介紹,同樣的建筑,如果采用傳統鋼筋混凝土,一般情況下主體結構需要40余名工人4個月左右才能完成。
據了解,與傳統建筑方式不同的是,這類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像是在“搭積木”——在工廠加工制作好鋼柱、鋼梁、樓承板、墻板等建筑用構件和配件,運輸到施工現場,再將構件、配件連接安裝到一起,一個完整的建筑物就完成了。“相較傳統商混建筑,鋼結構建筑具有環保節能、施工速度快等優點?!?/p>
這是內江高新區建筑產業向綠色低碳發展的一個縮影。據內江高新區行政審批局副局長、白馬園區辦副主任劉洋介紹,近年來,該區以“雙碳”目標聚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和清潔能源應用產業,先后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園區、納入科技部第二批企業創新積分制試點、科技金融創新服務“十百千萬”專項行動、省級近零碳排放園區試點和省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優秀示范區。
下一步,內江高新區將聚焦“雙碳”目標,鼓勵發揮企業集聚效應和輻射帶動效應,加強規劃統籌、示范引領、行業監管和人力資源保障,助力建筑業綠色轉型。結合該區產業規劃和自身建設發展需要,鼓勵和支持經營主體與具有成熟和先進的裝配式建筑技術的科研機構或大型企業集團合作。通過落實優惠政策,在建設用地、規劃、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給予充分支持。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