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家“組團”支援寧夏固原:精準治療下足功夫 教學幫扶提升技能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王婕妤 通訊員謝瞻
(相關資料圖)
8月13日至19日,一面面錦旗、一句句感謝,勾連起了寧夏固原百姓和江蘇醫療專家團隊間的情誼。在這一周內,江蘇專家基層服務行活動在寧夏固原順利開展。來自江蘇省人民醫院、東部戰區總醫院、江蘇省腫瘤防治研究所、南京鼓樓醫院以及南京市婦幼保健院等醫療機構的30余名涉及眼科、骨科、兒科、內分泌科及心內科的專家,深入固原5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的7家醫院,展開醫療幫扶工作。據了解,此次寧夏行無論是參與人數、專家規格,還是持續時間、覆蓋區域,都創下了江蘇專家服務基層項目之最。
多項技術填補當地空白
84歲的張爺爺(化姓)雙眼患白內障已有20余年。由于白內障“熟過頭”,晶狀體核過硬,手術難度大、風險高,當地一直做不了手術,十多年來,張爺爺一直過著“模糊不清”的生活。聽說江蘇專家來到西吉縣人民醫院眼科開展幫扶工作,8月14日,當地醫生帶著張爺爺立刻前來求助。
作為此次江蘇專家基層服務行活動醫療團團長,省人醫眼科謝平主任醫師接診完善各項檢查后,立刻為張爺爺進行了手術,10分鐘后,手術順利完成。西吉縣人民醫院王恩江醫生用手機全程拍下了謝平操作的每一個步驟,手術結束后,一遍一遍地回放給自己和同事看,“我們學會了,西吉縣的老百姓就不用千里迢迢跑到外地醫院求診了?!?/p>
省人醫心內科蔣莉副主任醫師抵達固原后的第二天,接診了一名兩個月大的復雜先天性心臟病小患者。蔣莉指導醫療組為患兒采取抗感染及氣道支持等治療,患兒的情況很快就有了顯著好轉。省人醫浦口分院內分泌科佘玉清主任醫師在海原縣人民醫院,為一名甲狀腺7.6厘米結節患者施行了“超聲下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術聯合無水酒精注射術”,“一針一酒”解決患者難題,還把超聲下甲狀腺結節細針穿刺術、無水酒精注射治療甲狀腺囊腫等新技術帶到當地,填補了當地的醫療技術空白。
專家團此次服務的是位于寧夏最南端的西海固地區,地理位置偏僻,遭遇一些重大疾病時,當地老百姓都要趕上四五百里路到銀川、西安、蘭州等地求醫問診,十分不便。江蘇專家醫療團到來后,就地開展各類手術,免去了患者奔波之苦。
前沿方案更新治療模式
除了先進的醫療技術,專家團還帶來了最新治療指南,改變了當地部分疾病的傳統治療模式。
腰椎布魯氏桿菌感染是寧夏常見的人畜共患病。“當地傳統治療方案是‘抗感染+手術’。”省人醫骨科馬益民主任醫師到固原市人民醫院“上崗”后,指出當地治療中存在的誤區,“目前專家達成共識,建議除局部較大膿腫及死骨形成的患者需手術外,像布魯氏桿菌等絕大多數細菌性椎間隙感染可通過營養支持,聯合足量、有效、規范抗生素治療控制病情,實現治愈?!?/p>
最新規范的治療方案讓當地醫生表示獲益匪淺,“這避免了患者遭受不必要的手術創傷,也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p>
完善多元化“組團”幫扶之路
此次江蘇醫療隊開展“組團”幫扶活動,不僅在精準治療上下功夫,而且通過門診跟診、教學查房、疑難危重病例討論等多元化形式對當地醫護人員開展醫療教學幫扶,還結合當地需求與醫院特色,在學科設置、人才梯隊培養等方面為當地醫院規劃建設提供建議。
海原縣醫院兒科以及新生兒病區是當地患兒的危急重癥救治中心。在“強二甲,創三乙”的總思路上,省人醫兒科陳筱青主任醫師建議該院大力建設發展兒童呼吸(哮喘)、兒童生長發育、兒童消化(厭食)3類亞???。此外,陳筱青介紹,在其主持的省人醫新生兒保健多學科診治學習班將有10個名額輻射西部地區,明年計劃資助扶持西海固地區兒科醫護人員參加學習。
目前,江蘇醫療隊專家們已與寧夏西海固地區幫扶對口醫院建立了密切聯系,希望為全面提升當地百姓的健康水平、提高西部縣級醫院診療水平作出江蘇貢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