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把公共文化服務送到農牧民身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西藏自治區積極完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發展壯大公共文化服務隊伍,著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把公共文化服務送到農牧民身邊。
距離拉薩市400多公里的日喀則市亞東縣帕里鎮,平均海拔在4300米以上,常年高寒缺氧,自然環境比較惡劣,如今這里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越發齊全。帕里邊境派出所教導員敬歡說:“現在鎮里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比較完善,像我們派出所門口就有圖書閱覽室、電影院等設施,都是無償為轄區群眾服務,平時也會組織當地的農牧民群眾舉行宣講會、看電影等活動。”
據了解,西藏全區現有6272個公共文化服務場館,實現了自治區、地市有圖書館、群藝館、博物館,縣(區)有綜合文化活動中心,鄉鎮有綜合文化站,行政村(居)有文化活動室或農家書屋或文化廣場。當前,西藏全區擁有的群眾文化活動場所比2012年多了5500余個。
在林芝市魯朗鎮扎西崗村,村里的文藝隊經常進行各類表演,極大地豐富了當地農牧民的文化生活。“我們村2015年成立了文藝表演隊,由鎮里的文化服務站指導,文藝隊共由22人組成,男女隊員各11人,平均年齡25歲。”扎西崗村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李云海介紹,“村里文藝表演隊現有7個固定節目,包含6個集體舞蹈和1個合唱《黨旗下的感恩》。”
據了解,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各地新成立了41支縣區藝術團、395支鄉鎮文藝演出隊、5492個行政村文藝演出隊,恢復了153支民間藏戲隊。截至目前,全區有政府扶持組建的文藝隊伍6114個,演職人員110052人。鄉鎮文化專干人數已達3400余人。僅今年上半年,西藏各地培訓基層文藝人才2.9萬人次。
日前,在西藏那曲市色尼區那曲鎮林闊社區和興民社區,一場格薩爾說唱巡演活動吸引了諸多觀眾。活動現場,身著特色服飾的說唱表演者,在說唱中融合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以基層群眾聽得懂、能明白的說唱形式,既將歡樂送到了基層,又增強了基層群眾的民族團結意識。
過去幾年,西藏各地各單位圍繞“打通公共文化最后一公里”,著力把基層文化建設重心從解決“缺不缺”“夠不夠”的問題,向解決“好不好”“精不精”的問題轉變。“春雨工程”“大地歡歌”“優秀文化產品鄉村供給工程”“阿佳講故事”等文化藝術普及推廣工作及活動廣受基層農牧民歡迎。據統計,2022年,西藏自治區全區開展文化惠民活動10萬余場次,參與群眾達2400萬余人次。
西藏自治區文化廳公共服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西藏各地將進一步發揮公共文化陣地和隊伍優勢,大力推進文化潤心、惠民、興藏工程,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推動移風易俗、革除陳規陋習,努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本報見習記者 石永程 本報記者 尕瑪多吉 杜倩)(本報見習記者 石永程 尕瑪多吉 杜倩)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山東:到2025年全省水土保持率將達86.77%
雍禾醫療(02279)發布中期業績 實現收入8.28億元 同比增加10.7% 植發手術患者人數同比實現顯著增長
智通財經APP訊,雍禾醫療(02279)發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中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