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文潔,沒那么簡單
不久前,Netflix(網飛)釋出了他們所拍攝的《三體》電視劇預告片,不出所料地成了各種影視自媒體的主題團建樂園。只是這些聲音多少有點不對勁,除了拉踩國版《三體》之外,爭議最激烈的就在于對兩版葉文潔孰優孰劣的爭吵上。
其實,網飛《三體》還沒上線,對著一支預告片去給影片本身打分,有一定依據但畢竟不夠客觀,靜待正片出來再噴也行嘛!然而有一點我是比較有信心的,那就是網飛拍不出葉文潔的真髓,因為這個人物實在太復雜了。
(相關資料圖)
只要看過《三體》,沒有一個人會記不住葉文潔這個人物。
這個開啟了人類與地外文明交流序幕的第一人,也是人類史上最大的叛徒。然而奇怪的是,她前者的身份并不會讓你對她有所尊敬;后者的身份,也讓你很難憎恨她。
這么說吧,《三體》第一部“地球往事”,基本是由她而發生,也是以她的經歷為線索而誕生的。在三體世界中,她是最為舉足輕重的人物;在中國文學史上,她也必然是最經典的那幾個人物之一。
隨著《三體》小說近年來熱度的持續上升,作為書中最關鍵的兩大人物之一,葉文潔始終被眾多用心各異的聲音圍繞著。無論這些聲音是理性的,平和的還是沖動的,片面的,都不難發現他們說的雖然都是葉文潔,但其實大部分人話里話外都在說的是自己。
但如果以這個人物本身去評價,葉文潔又是個什么樣的人?為什么劉慈欣會以如此狡猾的手法,把她塑造成這么一個如此復雜的人?
葉文潔,為何是這樣一個人
1、理想主義
要了解葉文潔這個形象,必須從她家庭開始,那不僅是一個人倫的悲劇,更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句話總結,葉文潔的家庭充斥著理性與瘋狂、高尚與卑鄙、溫柔與冷酷的撕裂。她和父親葉哲泰幾乎包攬了這個家庭所有美好的品質,而她的母親和妹妹則占有了其他。在那個時代里,卑鄙輕而易舉碾碎了高尚,且卑鄙者和高尚者又是至親,可以想象葉文潔的三觀遭到何等毀滅性的打擊。
葉哲泰生前的一番話對她影響至深:“任何飛揚的思想都不免轟然墜地,現實的引力太沉重了。”
正是有感于這種理想破碎的劇痛,葉文潔曾有過一小段時間的迷茫和失望,真的只是一小段。事實上許多人評價葉文潔,說的都是她對人性絕望從而變得反社會,這其實是極其簡單粗暴的貼標簽行為。葉文潔對人性有過絕望,但她并不因此變得反社會,接下來的日子反而是她內心最為積極與圣潔的時期,正如她自己所說,她自始至終都是個理想主義者。
理想主義者的特質,是他們會積極尋求突破糟糕現實的方式方法。葉文潔在被現實打蒙的最開始階段,是以一種封心鎖愛的狀態活著的,看起來像是被擊垮了意志,其實是在努力自愈。從林場到紅岸基地,她永遠給人一種踏踏實實做事,安安分分做人的印象,甚至在專業領域上保持著一貫的嚴謹,展現出當仁不讓的氣魄,這都是她在為沖破糟糕現實而作的努力——當然,這也確實挺像一個隱藏得很深的神經病。
此外,她還有一個很好的品質就是從不埋怨,時常抱有善意。如白沐霖,雷志成這些動機不正的,如親手打死她父親的那幾個人,甚至對她那功利自私到極點的母親,她都談不上有多怨恨,甚至愿意為他們找一些開脫的托詞,那么怨恨歸于何處?歸于她自己。這種怨恨化作無力感,鞭策著她不斷思考出路。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她后來會大量閱讀與她專業沒什么關系的西方哲學著作,那是她對當下身處之現實的思考過程。然而在冷戰時代,全人類的危機感都非常強,這導致大多數社會學說的基調都是悲觀的,葉文潔不能幸免地被那種思潮所影響,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前景感到無可排解的深深憂慮,這就是她認為“人類已經無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解決自己的問題”的原因。
就是在這種現實困境下,葉文潔想到在最絕望的形勢中尋找希望,犯下對人類文明超級大背叛的罪行。歸根結底,是她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找不到與現實和解的方法,從而畸變成冒險主義者的表現。
2、精英情結
原著里對葉文潔的著筆在前期是很少的,所以最后她作為統帥出場時才那么震撼。國產劇版做了不少改動,增加了她的生活狀態和與申玉菲等ETO成員的互動,有了更鮮活的形象,這是一步走得很好的棋。正是因此,你才能感受到葉文潔身上濃郁的精英情結。
作為搞科研出身的書香子弟,葉文潔肯定是有點精英的自覺在身上的。這種自我認知會呈現出明顯的特質,其一就是特別剛烈,但大多是自我感動式的。
剛烈在葉文潔的年青時期體現得很充分。被程麗華誘供時、被白沐霖污蔑時、被紅岸組織傳召時,她都有那么一股子視死如歸的決心。但有意思的是無論在原著還是劇版中,這些都是葉自己的回憶,也就是劉慈欣特意沒有從第三者角度去描寫這些狀態,那就存在不少美化和記憶補全的空間了,你無法確定葉文潔的這些心路歷程跟她的實際經歷有多少差距。也就是她的剛烈,也許本身只是一種自我感動。
實際上她剛烈到什么程度?從她的實際經歷看,還真未必有多少。就憑她能在那個時代茍延殘喘地活著,就知道肯定不如她父親;在親眼目睹父親慘死后,她被發配到林場勞動,絲毫不敢露出對至親的哀思,表現得極為順從。有人把這解讀為黑化中的韜光養晦,但從后面她主動幫白沐霖抄信來看,她對自己的處境始終是缺乏認知的,警覺性也是極低,這說明她還沒有把整個大環境看作復仇對象,始終以一種妥協退讓的狀態活著。這也是精英情結一個很顯著的特質,他們普遍對強權有與生俱來的軟弱性。
比起剛烈和自我感動,軟弱性貫穿了葉文潔的一生,預示了她的結局,當然那是后話了;而她自我感動式的剛烈成就了她的前半生,她自認為在為一個崇高的理想獻身,但從未了解過這個理想是什么。到她了解的時候已經是無法挽回了,這也是此人悲劇性的最大體現。
3、救世主情結
這其實不算什么新鮮觀點,主要是用于區分你是否真的看懂了《三體》。但凡看懂了原著尤其是第一部,都會認同葉文潔是帶著一種神圣的救世主情結去按下廣播開關的。
不夸張地說,救世主情結在幾乎所有以神秘主義為基石的集權社會中都屬于流行文化,都是把大多數人的命運寄托在某個特殊人物或事物上,或者更極端的,就是認為那個承托大多數人命運的人是自己,譬如按下開關的葉文潔。
這種救世主情結,過去的葉文潔是不具備的,與世隔絕的紅岸基地給了土壤。她的政治污點和過往紀錄使紅岸基地幾乎成為了她的最后歸屬,而且可以說是被迫的,這跟基地里絕大多數人的處境不一樣,也使她的認知被框限在這片小小天地里。
帕拉圖有過一個經典的“洞穴比喻”,說是久居洞穴的人,會把洞外映在墻壁上的影子看作整個世界。葉文潔所看的“影子”是什么呢?是她自己經歷的人類瘋狂,還有從書上看到的人類瘋狂,也就是塞滿她腦袋的,都是經過映射再表達的人類瘋狂,然后她自認為在這個世界里,只有她懂得人類的瘋狂。再疊加上她本身的理想主義,最終孕育出救世主的自覺。
救世主自覺使她輕易對這個世界下了“無藥可救”的診斷,也使她在收到“不要回答”的回復時,選擇性地忽略了外星文明的侵略本質,而只看到了一個比人類先進得多的文明觸手可及。她不確定這個文明是否能夠救人類,但很確定自己是要救人類的,于是她的救世主情結使她擅自把人類的命運扛在肩上,希望借此與外星文明交涉。
她對三體文明的回復用詞很講究,說的是幫助他們“獲得”這個世界,但又說希望三體文明能“監督”,“改造”人類世界,這其實是一種談判口吻。她輕而易舉地自命為人類的代表,并妄想一個強大得多的力量能按她的設想去做事情。
再看后文的程心,你會發現這種毀掉人類的思想真是一脈相承。
4、慕強
慕強的思想,源自于精英情結,也就是前文所說的對強權的軟弱性。所謂屈服于強權的軟弱,遠不如加入強權的軟弱更具破壞力,歷史上許多高知高能的叛徒,都是慕強思想的奴隸。
慕強并不是單純的欺善怕惡,后者更多的是生物性反應,前者則是加上許多理性偽裝的,譬如“抗日誤國論”,譬如“恐美癥”和“親美癥”,當然也包括“一個科技水平如此高的文明,必然也會具有更高的道德水平”。用一種更通俗的語言來說,慕強是更體面的為虎作倀。
葉文潔的慕強,被劉慈欣隱藏起來了。無論是青年時的單純善良人畜無害,還是老年時的慈眉善目看破紅塵,都是人物本身和作家筆觸共同營造的假象。事實上青年時期的葉活得很矛盾,一方面她無法接受當時的社會潮流,另一方面她又知道自己需要融入,因此她的行動是笨拙的,也總是碰壁,只能加倍地妥協退讓。進入紅岸意味著她有了專業對口的用武之地,被她看作社會對她某程度上的接納,所以她才會表示“我可以在這里呆一輩子”。當然這不能算慕強,只是很正常的從眾需求;真正的慕強,是直到超級背叛發生的那一刻才露出獠牙,而且是最典型的那種:
她把自己最美好的想象附會在了一個自己根本不理解的強大力量上,幾乎是下意識的,所以才會在被問到這種觀點是否科學時,葉文潔頭一次語塞和茫然。
也是出于慕強心態,當她終于發現ETO組織已經背離了她的初心,完全失控成為一個恐怖組織時,才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反過來任由戰區指揮部端掉他們的大會,并巨細無遺地出賣了伊文思——無法靠自己的力量把組織導入正軌,便幫助更強大的戰區指揮部把它鎮壓下去,這一行為,與她呼叫三體文明的邏輯如出一轍,也算是絕妙的諷刺。
這種伴生自精英情結的慕強,本質上還是階級意識。自詡精英的人沉迷于向上攀附,同時又不甘向下兼容,失去了自己作為庸俗世界一份子的覺悟,自作多情地認為自己本該屬于更高階的群體。只是這些人往往忽視了一個現實:那些更高階的群體,其實也不喜歡向下兼容,尤其是對低階群體里那些擅長背叛的人。
最后讓我們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么我預估,網飛版《三體》拍不出葉文潔的真髓?
因為網飛版《三體》是誕生在美國這片文化土壤上的作品,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如今美國的觀眾群體和創作者,都是從小被美國的精神與驕傲浸泡長大,他們根本無法理解中國人與精英情結、慕強心態這些思想雜質斗爭幾十年的心路歷程,也沒有足夠的文化底蘊,捕捉住那種細致入微的心理層面。那正是葉文潔這個人物最具魅力之處。
在此,我作一預測,如果網飛團隊當真以美國式敘事去表現葉文潔和紅岸往事,那將會變成一場辱法似的黑色笑話,最終成為這部《三體》的一場災難。
謹以此文的發布,前瞻網飛《三體》,讓我們拭目以待。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