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怎樣在逆勢中保持增長?專訪浙江三花智控董事長張亞波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方臻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工業企業的利潤正持續改善。
國家統計局7月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至6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3884.6億元,同比下降16.8%,但降幅比1至5月收窄2.0個百分點。這是該數據連續第4個月收窄,對處于多重壓力之下的市場主體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
搏擊在經濟大潮中的浙江民營企業,在當前形勢下該如何抓住機遇,讓“薄如紙”的利潤“厚一些再厚一些”?記者專訪浙江三花智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張亞波。
涌金君:作為一家制造業民營企業,對目前宏觀環境的“體感”如何?
張亞波:剛剛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面臨新的困難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一些企業經營困難,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外部環境復雜嚴峻。
我深有同感。內部,大環境依然是需求不足,消費和投資的信心都偏弱,對制造業整體影響確實很大;外部,制造業逆全球化沒有停止,全球化在向區域化轉變,產業鏈和供應鏈重構壓力加大。這些大環境下,制造業利潤的確比往年要薄。
但是,除了大環境,我更關心與企業經營相關的“小氣候”,這也是我們可以著力改善并爭取把握的確定性。
比如新能源汽車,上半年全球和國內市場的增長,都在30%以上。在新能源汽車相關行業,利潤也是持續增長。國家統計局1至6月的數據顯示,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46.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29.1%,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7.9%,汽車制造業增長10.1%。把握這一產業機遇,就能保住利潤,甚至大幅增長。
再如空調、冰箱、冷柜等傳統業務板塊,今年的市場也仍有一定比例的增長,特別是熱泵等新技術的應用,持續帶來新的商機。
這些都是三花的主營業務。所以,三花智控2023年一季度財報顯示,總營收56.79億元,同比增長18.22%;歸母凈利潤6.01億元,同比增長32.73%。今年上半年仍然實現兩位數的持續增長。
宏觀環境的變化起伏對誰都是一樣的,比較現實和重要的是企業自身的追求,抓好自己滿足客戶需求、實現客戶滿意的能力,不斷把它做到極致,這才是自己能牢牢把握的、穿越周期變化的確定性。
涌金君:在逆勢中仍然保持增長和擴張,企業該怎么做?
張亞波:企業擁有戰略定力,才能有持續的盈利。三花這幾年克服種種困難和挑戰,能始終保持增長,就是因為我們對這些高成長性的市場,提前幾年做了預判和戰略布局。
我們認為,經濟發展會有起伏,但一些大趨勢仍然非常明確。
首先,三花非常堅定地相信綠色低碳的市場發展趨勢。國家明確提出2030年“碳達峰”與2060年“碳中和”目標,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對此,三花與客戶特別是行業頭部客戶有很充分深入的調研交流,在低碳、智能化的產品開發上作了提前儲備。
另外,全球化也仍是我們的主要方向,我們始終要利用海外的市場、技術和人才資源來發展自己。
三花墨西哥工業園第二期隆重開幕
最近,我看到國家在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提振企業家信心方面,動作頻繁。上個月出臺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等,鼓勵民營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鼓勵民營企業拓展海外業務,提出“更好指導支持民營企業防范應對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長臂管轄’等外部挑戰”。
近期,A股上市公司通過在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再融資的熱度較高,就在7月底,我們也公布了GDR的募集說明書,擬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50億元,將投入到海外和國內7個制造、研發項目的建設,為未來的市場增長儲備新一輪產能和技術研發的基礎。
圍繞綠色低碳、全球化這些非常確定的發展趨勢,企業再深入研究市場、研究行業、研究客戶需求,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商機,最終落實在產品和服務的定位上,從不確定性中尋找確定性,然后聚焦再聚焦,務實再務實,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就一定能實現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
當然,不同企業有不同企業的特點和自身條件,還是要實事求是、從自身實際出發來分析和決策。但根本的“解題思路”是相通的,就是要立足自身行業,深入去研究市場和客戶的戰略性需求,進行戰略布局。
涌金君:在經濟恢復和產業升級的關鍵期,中國制造業利潤增長將來自哪里?
張亞波:三花這幾年的持續增長,得益于幾年前正確的戰略布局。面對下一輪的發展,我們繼續堅定把握這一戰略基調,提前投資與布局,注重長期主義的經營,緊貼市場,分析新技術變革和數字化轉型能帶來的市場新變化、新機遇。
三花是一家靠研發吃飯的企業,核心聚焦點,還是在開發具有優異技術性能、能實現客戶更多需求滿足的產品系列,我們將加快研發投入,做好產品開發儲備。
具體而言,我們分析認為,新能源汽車、熱泵及商業制冷、儲能、人工智能領域是未來的高成長性市場。其中,儲能是新的大賽道,很多頭部企業包括我們的部分戰略客戶已經進入開發。儲能熱管理,就是我們可以為客戶做好的配套領域,目前我們的重心主要集中在關鍵零部件和組件的開發上。
而人形機器人產業在當前社會老齡化、出生率下降和勞動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已呈現良好發展勢頭,隨著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機器人產品將會進入大眾消費時代,我們目前主要集中在機器人伺服電機的開發上。
在這兩個領域,我們有優質的客戶資源,有核心技術的積累,因此可以圍繞客戶當下和未來的需求,提前展開相關技術和產品開發,有利于自身的產業鏈延伸與核心競爭力提高。
三花智控發行全球存托憑證募資,其中一個投向,就是人形機器人相關產品的開發項目。未來我們的高利潤來源,也一定來自于對這些未來領域的突破。
“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