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計劃建立倍增企業培育庫,篩選百家企業,力爭新增產值超千億
(資料圖片)
記者 王佳潼
8月1日,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濰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動全市重點工業企業產值倍增的實施意見》政策吹風會。記者通過會上獲悉,濰坊市政府出臺了《濰坊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動全市重點工業企業產值倍增的實施意見》,推動重點工業企業擴張裂變、產值倍增,助力全市工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實施意見》的任務目標是綜合考量產業特色、行業地位等因素,在濰坊市范圍內篩選確定100家左右重點工業企業,納入工業企業“倍增計劃”培育庫,推動企業實施“倍增計劃”。到2027年底,力爭培育庫內企業新增產值1000億元以上。
《實施意見》的推進政策及措施是建立倍增企業培育庫;實施優質企業提質工程;保障用地空間;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工業互聯網賦能水平;全面實施數字賦能專項行動;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支持企業人才引進和招工用工;保障增資擴產環保指標;擴大產品銷售。
《實施意見》的亮點特色表現為建立倍增企業培育庫。《實施意見》明確了各縣市區從龍頭骨干企業以及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獨角獸、瞪羚、高新技術企業等高成長性企業中篩選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輻射帶動作用大的工業企業,建立倍增企業培育庫。各縣市區要加強服務意識,“一企一檔”摸清企業實際需求,搞好問題大梳理、難題大排查,找準瓶頸短板,拿出硬招實招,強化要素保障和示范引領,推動倍增培育企業加快發展。
強化要素保障。持續開展“銀行行長項目行”“投資機構濰坊行”等活動,加大銀企對接密度,引導各類資本大力支持培育庫內企業倍增發展。集中優質金融資源向工業領域傾斜,堅持區別對待、有扶有控的原則,逐步提高制造業貸款規模和比重,凡符合信貸條件和風控要求的,原則上要做到應貸盡貸。全面深化“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機制,持續推進重點區域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推動土地要素向優質企業集聚,變“項目等地”為“地等項目”,促進更多優質工業項目盡早開工、盡早建成、盡快投產、盡快達產。
推動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工業互聯網賦能水平。深入實施“工賦山東”專項行動,加快培育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和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如對新入選的國家級、省級工業互聯網平臺,分別給予最高300萬元、20萬元獎勵。全面實施數字賦能專項行動。培育一批數據驅動型數字經濟“晨星工廠”和“數據賦能”優秀產品(案例)。如在省級財政獎勵基礎上,對認定的省級數字經濟園區(試點)給予最高20萬元資金獎補。深入挖掘數據價值。強化數字人才培養,推廣普及企業總數據師制度,爭創省級數字經濟領域“領軍人物”“智慧工匠”“引航專家”等。
注重政策的銜接整合。《實施意見》與近年來省市出臺的其他相關政策緊密銜接,延續了原有技術改造和優質企業獎勵等政策。比如,對實施技術改造新增設備的企業,按照不高于設備購置款的10%給予補貼,單個項目補貼不超過500萬元。從往年補貼實施情況看,這是對企業技術改造獎勵最核心的內容,《實施意見》予以延續。再比如,對2023年工業產值累計增速不低于15%且新增納稅不低于500萬元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按照新增工業產值對全市的貢獻分檔,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這是《實施意見》參照《山東省加力提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資金管理及實施細則》出臺的政策措施,全力支持優質企業快速做大做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