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知美,開啟博物館非遺活化新場景
非遺,開始讓人上頭。
各項數據都直觀地表現了近年來的“非遺熱”,非遺消費者數量人均消費支出連續三年持續增長,非遺產業銷售額在多個購物節時屢屢過億;社交平臺上,非遺相關的視頻播放量已經超過3000億次。
金銀彩繡研習營
(相關資料圖)
我的“非遺”新生活
當博物館與“非遺熱”碰撞,又會帶來哪些新火花?
7月下旬,寧波博物院推出“我的"非遺"新生活——金銀彩繡研習營”,以寧波傳統美術類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金銀彩繡為主題,包含文物賞析、紋樣設計、技法傳習、工坊考察、作品創作五大環節,結合寧波博物院館藏文物資源與金銀彩繡非遺資源,讓中式美學融入深厚地域歷史。
本次課程招募了20位營員,最小的剛滿15周歲,最大的是56歲的觀眾,而更多的,是80、90后的年輕人。
營員們都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強烈的興趣,有些人喜歡國潮風的東西,有些是相關藝術專業的學生,有些自己喜歡刺繡手工,但他們都缺乏一個好的時機,去真正推開“中國非遺”這扇門。
這次研習營,邀請非遺傳承人作為指導,并組隊前往金銀彩繡藝術館進行考察學習,帶來原汁原味的非遺技藝學習。
有位營員表示,這樣的活動安排很有“沉浸感”,比起學習,更加注重參與者的體驗感。
而和常見的非遺學習流程不同,本次活動充分突出博物館特色,營員們需要在展廳中欣賞文物,了解文物歷史背景,并以此尋找他們的作品靈感,確定他們的作品樣式。
3天的研習營,營員們紛紛創作出了自己的作品,他們用金銀彩繡技藝,繡出了中國傳統紋樣、寧波博物館建筑形態、館藏文物紋樣,還有人繡的是自己喜愛的卡通形象——元素多樣的創意設計,打破傳統刺繡的審美局限,帶來更多個人特色鮮明、適合日常使用的新作品。
讓非遺融入每個人的生活情境,并塑造出更新文化生活的場景——這是“我的‘非遺’新生活”主題研學營的初衷,也是非遺生命得以延續的重要因素。
寧波博物院近年來,始終致力于地區非遺項目的活化應用,今年的5·18國際博物館日非遺之夜活動,通過現場非遺表演、主題互動活動、跨界合作等方式,向廣大觀眾生動詮釋了博物館與非遺結合,能夠為我們的美好生活,提供哪些令人驚喜的嘗試與創意。
未來,寧波博物院還將繼續深耕“非遺”,促進非遺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
來源:寧波幫博物館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截至8月3日,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 Gold Trust的黃金持倉量為906.00噸,較前一交易日減3.18噸
截至8月3日,全球最大黃金ETF——SPDRGoldTrust的黃金持倉量為906 00噸
華嶸控股:公司目前正在推進的重大資產重組標的公司開拓光電的光纖傳感器產品已通過中廣核蘇州熱工院等單位的合格供應商審查,并已在多個大型安全智能監測工程項目中獲得應用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8月4日訊,有投資者向華嶸控股提問,董秘您好!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