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將李思齊勸降元將王保保,臨別時,為何自斷一臂送給王保保
千萬人想看著你,憐你,懂你,而你卻讓自己成為最簡單的謎題。好久不見
列位看官,大家上午好,小編這廂有禮了,閑話不多說,我們略過前戲,直奔主題吧。
【資料圖】
咱們先把這件事完整說一下。
朱元璋想要得到元將王保保(本名擴廓帖木兒),于是派李思齊為使者,前去招降王保保。李思齊去后,王保保對李思齊禮遇有加,好吃好喝一通招待,并表示投降朱元璋的事,可以"考慮考慮"。李思齊要回去的時候,王保保還專門派了一隊騎兵護送。送到邊境的時候,騎兵對李思齊說,我們主帥說了,請你留下一點禮物再走。李思齊心想,禮物不是早就送了嗎?于是就說自己沒有禮物。騎兵說,我們主帥要你一只手臂。李思齊于是自斷一臂,送給騎兵。李思齊回去后,終因傷勢過重,不治身亡。
從這個故事里,我們其實已經看出來了:其一,王保保不愿意投降;其二,王保保故意整李思齊。
王保保是朱元璋在推翻元朝,以及后來攻打北元的時候,遇到的最強大的敵人。朱元璋對他的評價非常高,贊他為"天下奇男子",曾七次試圖招降他,但都沒有成功。朱元璋雖然推翻了元朝,但是最后在進攻北元的時候,因為王保保的力保,最后朱元璋大敗。
朱元璋說他一生有三大遺憾:一是沒有得到傳國玉璽(傳國玉璽被北元帶走了,最后蒙古王林丹汗投降清朝的時候,交給了多爾袞)。二是沒有元太子的消息(元太子愛猷識理答臘是和王保保一起對抗明軍的重要戰將,最后回到北元,取代元順帝當北元皇帝,去世后廟號"元昭宗"。)三是不能活捉王保保。可見,朱元璋對王保保有多么看重。
那么,王保保為什么要用"留下一臂"的殘忍辦法,來羞辱李思齊呢?其實是李思齊和王保保有深仇大恨。
李思齊原來也是元將。當元末紅巾軍起義爆發的時候,李思齊和察罕帖木兒一起組織軍隊,對抗農民起義軍。可以說,他們兩人是對抗農軍起義軍的最重要的兩支力量。后來,察罕帖木兒被降軍暗害,他的養子王保保繼承了他的軍隊。王保保因為戰功,元朝讓他總領天下軍馬,于是王保保就發檄文,調動李思齊的兵馬。李思齊不聽他調度,大怒道:"我與汝父同鄉里,汝父進酒猶三拜,然后飲。汝于我前無立地,今敢公然調我耶!"
李思齊不聽調度,也不僅僅是擺老資格。更重要的是,元末的朝廷其實也和明末朝廷差不多,朝臣們互相勾心斗角,藩將們也互相勾心斗角。甚至可以說,元末的朝廷比明末的朝廷更嚴重,因為皇帝(元順帝)和太子(愛猷識理答臘)也在勾心斗角。皇后(奇皇后)想和太子聯合起來,推翻皇帝。因此,李思齊不聽王保保的,也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但因為這件事,兩人開始結怨。
后來兩人的矛盾越積越深,藩將張良弼、脫烈伯、孔興等人,推李思齊為盟主,共同對抗王保保。同時,朝廷里皇太子又出來當和事佬,以關中為界限,李思齊負責關中以西,王保保負責關中以東。但李思齊因為是皇帝一派,不是太子一派,所以不聽太子的安排。接著元順帝又因為王保保是太子一派,讓李思齊攻打王保保。可以說,整個元廷打成一片。
如果元廷要是團結的話,在朱元璋和陳友諒大戰的時候,元朝便可趁機消滅農民軍。可惜不團結,讓朱元璋打敗了陳友諒,最后從容北上,收拾元朝。也就在這個過程中,李思齊打敗后,投降了朱元璋。
回到最先的話題,當李思齊作為勸降使者,被朱元璋派去勸降返回,被王保保要求"留下一臂"的時候,李思齊為什么那么聽話就"留下一臂"呢?原因很簡單。其一,他要不"留下一臂",王保保就會殺他。其二,就算他當時能逃脫,回到明朝后,王保保就會以這個為借口,拒絕投降。這樣一來,朱元璋也會殺他。總之,只要不"留下一臂",他怎么都是一個死。所以,他只能"舍車保帥"了。
可惜傷勢過重,又因為沒有及時醫治,最后還是死了。這也是李思齊的悲劇人生。如果他像王保保那樣,始終不投降,最后也不會這么屈辱而死啊。
(參考資料:《元史》《明史》《明太祖實錄》)
關鍵詞:
相關文章
AIGC行業跟蹤報告(二十一):SHOPIFY持續推出新工具 美股電商SAAS龍頭加碼AI
AIGC行業跟蹤報告(二十一):SHOPIFY持續推出新工具美股電商SAAS龍頭加碼AI
精彩推送
周四(8月3日)歐市尾盤,法國巴黎泛歐交易所(EuroNext)“制粉小麥”期貨跌0.31%,報242.00歐元/噸
周四(8月3日)歐市尾盤,法國巴黎泛歐交易所(EuroNext)“制粉小麥”
AIGC行業跟蹤報告(二十一):SHOPIFY持續推出新工具 美股電商SAAS龍頭加碼AI
AIGC行業跟蹤報告(二十一):SHOPIFY持續推出新工具美股電商SAAS龍頭加碼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