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蕩20年,招行信用卡的「功與名」VS「罪與過」
文 / 八真
出品 / 節點商業組
吃飯刷卡、購物刷卡、旅游刷卡……現如今,我們身揣一張信用卡,走遍全球不是夢。
(相關資料圖)
細數人類數千年的金融故事,信用卡的發明無疑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它因為“先享受,后付款”的全新理念,徹底顛覆了人們的消費方式,乃至生活方式,并掀起了一場包括支付工具、財富掌控手段、借貸關系、信用合約等在內的巨大的社會變革。
但在硬幣的另一面,它也因為誘發強烈的“拔草”、“剁手”欲望,促使人們花掉他們原本可能不花的錢,而被稱為“天堂的毒藥”……
在中國,若提及信用卡的淵源與化變,招商銀行必定是不可或缺的角色,更是行業的“執牛耳者”,其不僅帶領同道把這項“舶來藝術”發揚光大,完成了從獵奇到常態的本土化布局和普及,且與日俱新地保持進化,不斷奠基、異構與之相關的創收體系、評價體系、風險體系、資產組合體系。
然而,囿于信用卡本身的“雙面天使”基因,招商銀行也不得不糾葛在“功與名”和“罪與過”之間。
激蕩20年:功與名
早在1985年,國內便誕生了第一張信用卡,名叫中銀卡。此后,其他國有大行紛紛跟進,比如工行的牡丹卡、農行的金穗卡、交行的太平洋卡,以及兩大國際卡組織Mastercard和VISA也在1987年和1993年先后駕臨,中國開始步入信用卡時代。
但彼時,老百姓對持卡人簽名確認交易這一國外的成規仍缺乏信任,疊加根深蒂固的儲蓄觀念和量入為出的開支習慣,都讓信用卡這個外來客明顯水土不服,也導致該新物種在問世之初的10多年里偏居一隅。
可盡管如此,招商銀行還是從中洞察到商業趨勢,于2000年針對個人業務提出:“從戰略上考慮,發行信用卡可以增強核心競爭力,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有利于實現打造百年招銀的長遠發展”。
說干就干。2001年,招商銀行與中國臺灣地區的中國信托商業銀行合作,引入后者的專家團隊擔任顧問,組建了國內第一家集發卡營銷、商戶管理、清算運營、風險管理等于一體集中運營的信用卡中心。
2002年12月,招商銀行信用卡在北京嘉里中心舉行首發儀式,憑借“免抵押、免擔保,一卡雙幣、通行全球”的首張國際標準信用卡,踏出里程碑式的一步。
之后幾年,在“頭雁”效應下,越來越多的后浪下場逐勢,信用卡賽道很快進入到跑馬圈地階段。
秉承“早一點、快一點、好一點”的競爭意識和進取精神,招行信用卡通過“簽名密碼隨心選擇”、“短信消費提醒”、“24小時異常消費監測”、“消費明細E-mail告知”、“失卡萬全保障”等安全措施,以及各式各樣的聯名卡、豐富多彩的推廣活動,加速定義服務準繩、產品形態和拉新促活玩法,迎來跨越式成長。
比如,2003年與國航聯袂推出的具有里程積分功能的“國航知音信用卡”,“牽手”惠普電腦上線的郵購免息分期模式,2004年的“非常新加坡”,2005年的“非常迪士尼”,都成為迄今行業普遍采用的樣本。
至2006年,招行信用卡發卡量率先突破1000萬張,占據中國國際標準信用卡30%以上的市場份額,牢牢樹立了域內領導品牌的形象。
再把視線拉近,來到移動互聯網爆發前夜的2010年。伴隨著用戶行為從傳統線下渠道向新型線上渠道遷移,招行信用卡率先轉變思路,由運營驅動換道技術驅動,制定了“手機優先策略”。
這其中,最負盛名的當屬掌上生活APP。
作為全行業第一款信用卡應用軟件,10年間,掌上生活APP逐浪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從1.0演進至9.0,歷經運營重構、經營進化、生態化探索、AI轉型,把握前沿技術和需求脈絡,奮楫篤行。
今天,我們打開掌上生活APP,除了便利使用“e號貸”、“e招貸”、“e閃貸”、“e分期”、“現金分期”、“掌上取現”等信貸產品和卡管理工具,還能找到飯票、影票、惠購等場景,亦或者充值繳費、觀看直播、滴滴打車。
可以說,其早已超越信用卡范疇,蛻變為一個連接億萬人的金融、生活、消費,集合吃住行、游購娛等體驗的國民級綜合平臺,也為自身筑起又高又深的“護城河”。
導向業績端,截至2022末,掌上生活App累計用戶數1.37億戶,報告期內日活躍用戶數峰值672.34萬戶,期末月活躍用戶數4,384.13萬戶,各項指標均居同業信用卡類App前列,背后的招行信用卡亦已擁有超過7000萬持卡人,累計發卡突破1億張,年交易額突破4.8萬億,年收入超過920億元。
從2002年到2022年,該如何總結招行信用卡的激蕩20年?
微觀層面,這是磨礪自我、夯實根基的20年。
招行信用卡在一連串滌舊生新、應時應勢的前瞻舉動中,迸發的迭代創新力,永續生命力、邊界延展力,賦予巨頭穿越周期,錨定未來的底氣與勇氣。
中觀層面,招行信用卡的激蕩20年,是開荒拓土,為行業掌燈定調,重塑筋骨的20年。
第一家專們的信用卡中心、第一張國際標準信用卡、第一款信用卡應用軟件……以及“10元風暴”、“非常系列”、“一招過”、“積分付”等各類首發、首秀、首展,正是這N多個第一、N多個首創,打了樣,留了本,猶如燈塔般指引行業走出迷途,看見曙光,亦使之后續的穩妥前行有了參照物。
宏觀層面,招行信用卡的激蕩20年,是提升全民品質生活,促進消費升級,開啟中國夢的20年。
不妨引用一句在朋友圈廣泛流傳的話:“你的每一次花錢都是在為自己想要的生活買單”,其實這正是人民群眾向往美好生活的真實寫照。
過去的20年里,招行信用卡發力“大營銷”,面向多元客群,結合生活場景,細致細分,擴寬消費金融產品線、積分權益圈,消除借貸間的關鍵限制,簡化手續,某種程度上,為人民群眾帶來不用等待的大幸福與無處不在的小確幸。
激蕩20年:罪與過
在信用卡的時間長河里,招商銀行毋庸置疑是公認的探路先鋒,也的確創造過不小的奇跡,助推行業從懵懂走向明理,從稚嫩走向成熟。
招商證券研報顯示,2008年Q4-2018年Q4,中國信用卡期末應償貸款總額由1582億元增長至6.85萬億元;2007年Q2-2018年Q4,中國信用卡授信總額由4116 億元增長至15.4萬億元;2011年-2018年,中信用卡發卡量2.85億張激增至8.86億張。
但在商業演變和邏輯進化中,因為利益驅使,銀行濫發、爆發、重復發,以及變相誘導用戶辦理信用卡,亦滋生了不少暗瘡和痼疾。
“信用卡的秘密歷史”中,記者洛厄爾伯格曼曾揭示行業賺取創紀錄的利潤并讓消費者承擔更多的債務。
事實上,近些年,尤其集中在2018年以前,銀行一味追逐發卡數量和超額收益,榨取剩余價值,爭先以“無擔保”、“無須收入說明”等極盡“優惠”的條件吸引民眾辦卡,更在明知大學生屬于無工作、無固定收入群體的情況下,還毫無底線地大肆推銷,常常使持卡人陷入“背負巨額欠款—惡意透支—遭遇暴力催收”的惡性循環,甚至釀成人生悲劇,同時也提高了全社會的債務杠桿,催生灰色產業鏈,為經濟危機埋下伏筆。
一組值得關注的數據是,截至2022年9月末,中國信用卡規模達8.76萬億元,絕對規模超過美國信用卡貸款規模。
某專家認為,由信用卡引發的亂象可歸結為三類:一是銀行為搶占市場份額,一再降低辦卡門檻,放松風控,過多發卡、過度授信;二是日常經營管理粗放,息費不透明,分期業務過度營銷,侵害消費者權益;三是部分銀行過度依賴外部合作機構發卡、催收,滋生風險隱患。
對此,監管在2021年底下發《關于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范健康發展的通知(征求意見稿)》,提出包括強化信用卡業務經營管理、嚴格規范發卡營銷行為、嚴格授信管理和風險管控等多項整治舉措。
而在信用卡“高歌狂飆”的路途中,招商銀行既為領航者,又是大體量優勢加持者,“貢獻指數”自然不在話下。
如圖所示,2022 年上半年,招商銀行的信用卡貸款余額僅次于建設銀行,位居行業第二;同期,于主要上市銀行中,四大行的信用卡貸款余額占總貸款余額的比例均低于5%,平安銀行與招商銀行信用卡貸款占比較突出,分別為18.5%及14.4%。
2022年,招商銀行信用卡貸款不良余額156.50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8.04億元,信用卡貸款不良率1.77%,處在歷史高位。
故而,我們看到,在消費投訴重災區的信用卡業務,招商銀行的合規性瑕疵較多。
黑貓投訴上,搜素招商銀行信用卡、中信銀行信用卡、平安銀行信用卡,出來的維權信息分別為19188條、16795條、5956條,涉及隨意扣款、違規收取循環利息、虛假宣傳、私自開通增值服務等內容。
比如,一位消費者寫到,招行信用卡以免費使用的噱頭,沒有短信通知,多次扣除利息,多次扣除費用,5萬的信用卡用了幾年,光產生的利息就超過了本金,當初辦卡時,并沒有明確說明利息計算方式,也沒有給我講解什么叫全額記息,復利計算……
另一位則憤慨道,辦理招行信用卡時,工作人員說不收取服務費,期間從未使用該卡付款,今天發現產生了120塊錢的服務費,撥打客服要求轉人工拒不服務,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圖源:黑貓投訴
據銀保監會發布的銀行業保險業消費投訴情況通報,2023年第一季度,信用卡業務投訴32142件,占投訴總量的30.6%。
就股份制商業銀行而言,信用卡業務投訴19132件,占投訴總量的65.9%。其中,招商銀行為1255件,占其投訴總量的61.5%。
當然,招商銀行的問題不是個例,它反映出,整個信用卡行業從草莽生長向規范運行過渡、轉型的趨勢下,一些必定要經歷的特殊時刻,也給個體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但這絕也不是任何發卡行叫屈和不作為的理由。身為行業翹楚,招商銀行理應軌物范世,肩負更大的社會責任,在追求經濟效益過程中更好的保障消費者權益、統籌社會價值。
節點財經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節點財經不對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動承擔任何責任。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周四(8月3日)歐市尾盤,法國巴黎泛歐交易所(EuroNext)“制粉小麥”期貨跌0.31%,報242.00歐元/噸
周四(8月3日)歐市尾盤,法國巴黎泛歐交易所(EuroNext)“制粉小麥”
AIGC行業跟蹤報告(二十一):SHOPIFY持續推出新工具 美股電商SAAS龍頭加碼AI
AIGC行業跟蹤報告(二十一):SHOPIFY持續推出新工具美股電商SAAS龍頭加碼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