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中心試點居民點單報修,82家“靠譜”物業提供服務
(資料圖片)
上門維修,時常會有一些維修工小病大修、漫天要價,讓居民“吃啞巴虧”。如今,位于城市副中心的葛布店北里、西營前街、中倉小區等小區試點啟用數字化虛擬物業服務平臺,居民可以通過“虛擬物業”微信小程序點單報修,由政府考核達標的物業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收費標準一目了然。
前幾天,西營前街5號樓的一對老夫婦家,客廳的吸頂燈突然不亮了。想起了社區正在推廣的“虛擬物業”小程序,“有政府把關的上門維修服務,咱試試效果咋樣。”老兩口合計著。
打開小程序,映入眼簾的是服務預約、公區報事、應急維修三個服務菜單,都是大字號,看得很清楚。“公區報事”可以向物業反映小區公共區域問題;“服務預約”可以自主選擇服務時間;“應急維修”就是呼叫上門維修。業主選定服務地址后,填寫報修信息后即可下單。老人的報修訂單發出后,物業后臺立刻接單應答并做出處理。沒過一會兒,小區物業公司的師傅就帶著工具來了,三兩下就把斷了的導線接好了。“這要是上外邊找人,碰上小病大修的,還不得把整個燈都換了。”老人說,這服務真不錯。
通州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借助政府支持資金,全區279個準物業或無物業小區已經通過“先嘗后買”等方式引入物業,全面實現“有人管”規范治理目標。但是,部分老舊小區物業仍存在服務水平良莠不齊、群眾滿意度低等問題。
去年6月,通州區住建委啟動數字化虛擬物業服務平臺搭建工作,著力構建全過程可追溯可監管、服務更快捷更優質的“一公里”虛擬物業生態圈。“這個平臺使用起來就跟打車軟件一樣,業主發送訂單、物業接單應答,平臺給雙方匹配,讓物業服務更加便捷高效。政府部門借助虛擬物業服務平臺開展監管服務,嚴把服務機構、服務人員資質準入關,嚴控服務過程和服務品質。每一筆訂單完成后都有評價,并與企業征信系統掛鉤。”通州區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說。
通州數字化虛擬物業服務平臺中,有82位物業公司專員可提供上門維修服務。截至目前,已注冊居民賬號168個,產生服務訂單329個。“虛擬物業”安卓版APP也將于近期上線。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出海周報 | Shopee母公司冬海集團二季度凈利3.3億美元;TikTok Shop計劃年內商城GMV超75億美元……
新消費日報8月19日訊,本周跨境出海的主要內容有:SHEIN將在歐洲、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