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15號線規劃落地,此地緣何成為杭州潛力之城?
都市快報訊 “哪哪都好,就是缺地鐵”的崇賢,終于要通地鐵了!
近日,杭州地鐵15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通過專家評估,這也意味著,地鐵15號線的建設有了新的進展。
(相關資料圖)
15號線北起臨平崇賢站,穿越杭州主城核心區,將創建更多“半小時通勤圈”。利好崇賢。
崇賢,地處杭州北大門,大運河穿境而過,繞城高速、練杭高速穿城而過,依山傍水,四通八達。
近年來,這個江南小鎮不斷打通城市里的“斷頭路”,構建城際間的快速路網。暢通的交通網絡,讓崇賢加速“融杭”,宜居之城的優勢愈發明顯。
有人說,“崇賢哪哪都好,就是缺地鐵”。如今,地鐵也已經安排上。地鐵15號線一期已經全面動工,起于蕭山亞太路站,止于臨平崇賢站,計劃于2028年9月底通車。
當下,臨平大手筆推進的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及大運河科創城,也都將崇賢攬入懷。
京杭大運河畔,小橋流水,槳聲燈影,“水韻崇賢,北秀新城”呼之欲出。
獨山旁,山水相宜
崇賢有山,且聞名。
明代文學家田藝蘅在《留青日札》中記載,“杭有鰥、寡、孤、獨四山”,崇賢占“一山”?!敖窆律?,在錢塘西湖,世所著者。獨山在仁和橫里,亦通津,人皆望而知之?!?/p>
仁和橫里,便是現在的崇賢。
大運河穿崇賢,坐船從這一帶經過,便可望見此山,草木蔥郁、孤峙獨聳。
此外,崇賢東部,還有鍋子山、露石山、朝南山、朝北山等皋亭山余脈,圍成花木繁茂的江南小鎮。
山是一個城市的脊梁,以自然風貌豐富城市的氣質。
而自古城邦多因河湖而興,依水而建,才生得錦繡風華。杭州如是,崇賢亦是。
崇賢東臨國家半山森林公園,西靠京杭大運河,南接杭州運河新城,北依丁山湖濕地,山與水相宜,勾勒出了一個小橋流水,槳聲燈影的江南水鄉。
大運河穿過崇賢,奔流不息的運河水,也催生了崇賢的城市生長力。
為護運河畔的這數十公里青綠,臨平正在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運河畔的江南風光,正在被緩緩打開,崇賢便在其中。
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東起運河二通道以西,南至拱墅區交界,全長約29公里,途經四個鎮街,崇賢便是其一。
這條城市綠色生態長廊,將串起運河城市陽臺、生命活力園、四維春曉、運河藕遇、鴨蘭星火等多個景觀界面,讓“人在畫中走,畫在景中游”。
今年新建成的十二里漾古涼亭,就在崇賢街道鴨蘭北路附近,周邊花木繁盛,古風涼亭與大運河交相輝映,自成風景。
城市進程闊步向前,崇賢從未忘記城市和生態相融發展。山水與小鎮交相成趣之間,讓崇賢成為一個城市和生態相融的親水宜居之城。
地鐵上,城可宜居
何以為宜居之城?
消費有去處,門口有良校,往來有通途。
崇賢,與杭州主城咫尺相望,居于城市山水之間,宜居之底色濃厚。
交通方面,秋石高架快速路串聯錢江新城、武林廣場、城東新城、城北天地以及萬達廣場,崇賢正坐擁“30分鐘生活圈”。
2028年,待15號線通車后,杭州主城區、錢江新城、錢江世紀城等區域將緊密相連,拱墅區南北交通大動脈也將被打通,連通運河新城板塊。屆時,崇賢也將緊密連接杭州主城核心區,聯動運河新城、杭鋼新城等杭州大城北區域。
地鐵作為解決城市擁堵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在優化空間布置,促進城市資源流動,拉動拉動經濟發展。
被稱為“只缺地鐵”的崇賢,待15號線在交通版圖上登場后,也將再次迎來城市發展的高光時刻。
相比臨平的其他地塊,崇賢離杭州主城區頗為相近,加上無縫銜接運河新城,能夠享受主城區的資源利好,其發展潛力,也一直被人看好。
從杭州北郊一個鮮為人知的小鎮,一路打拼走到現在的大型居住區,崇賢不斷升級的配套設施,帶動著城市的快速的發展。
2018年,崇賢板塊中心地塊,上億廣場開門迎客,結束了崇賢人組隊去杭州主城“趕集”的日子,抬腳出家門,在“門口”也能逛大商場。
不久后,崇賢新城核心區,還將建成一個商業、商務及公共文體活動中心,綜合體總體量達24萬平方米。
這個商業綜合體之所以被期待,是因為其不管在體量上,還是在高度上,都將刷新崇賢的紀錄,也將煥新杭州城北的商業格局。
按照計劃,該地塊還將建設地下通道與地鐵站連通,未來將是地鐵15號線TOD項目。
除了上億廣場,崇賢新城一個集大型超市、農貿市場和零售于一體的五星級農貿綜合體前村農貿市場已投入使用。
城市綜合體在改變人們消費方式的同時,也在不斷聚起的人氣,影響一個地區的城市布局。
地鐵+大型城市綜合體已經繪在崇賢的城市建設藍圖中,崇賢正在蓄力,等待一次蝶變。
運河畔,創新之城
崇賢自古便是杭州的經濟強鎮、工業重鎮。早在1985年,崇賢就躋身工業“億元鄉鎮”行列,并居浙江第七,一時風光無限。
目前,家紡布藝、建材、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等傳統產業,依然是崇賢的支柱產業。
這幾年,崇賢在變,從產業升級開始。
事實上,崇賢一直在謀劃實體經濟轉型之路,計劃打造一個產城融合示范區。在這個目標之下,崇賢鼓勵轄區內基礎條件較好的存量廠房創建科創園、電商園,在創建海茂科創園和中瀾數字制造產業園的基礎上,正在推動更多傳統企業參與孵化器、小微產業園的建設,建設多層工業廠房(樓宇)、科技企業孵化器。
崇賢新城東部的陸家橋工業園,是崇賢的主要產業承載地。崇賢的產業升級之路,也將從這里起步。
杭州城北,運河水淌過之處,生機勃勃。
大運河在崇賢流經4.6千米,是大運河原臨平段的“重要節點”,運河畔在建的大運河科創城,是臨平離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最近的地方,崇賢陸家橋區塊就是科創城的首期啟動區。
2022年,陸家橋工業園規劃調整,沿崇杭街一側為住宅、商業辦公及文體用地,總占地面積約7.5萬平方米。再新增3宗商業+1類工業用地,總占地面積10.6萬平方米,未來將建成一個龐大的創業創新產業園區。
建成后,崇賢將接住城西科創大走廊外溢的科創活力,為傳統產業添上轉型之翼,崛起于杭州大城北。
崇賢正在蓄力蝶變,實現城市化、產業化“雙輪驅動”,而扇動這場蝶變的,正是運河畔刮來的“創新勁風”。
未來的崇賢
崇賢,杭州城北潛力之城。
與杭州主城地緣相近,地處拱墅、余杭、臨平三區交界地帶,承接余杭和拱墅兩區產業外溢,又為大運河科創城建設騰出了許多空白之地。
這些,都讓崇賢成為杭州城市拓展的稀缺板塊。
在臨平區的“十四五”規劃中,也常能見“崇賢”二字。從字里行間,已經可具體預見一座產業興旺、富民安居的北秀新城——
高標準謀劃建設大運河科創城,加快崇賢創新資源集聚。
加快崇賢實體經濟數字化轉型,打造產城融合示范區、杭州國際人才匯聚地和臨平創新增長極。
推進崇賢梭子茭、大紅袍荸薺等本地特色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
聚焦崇賢片區,結合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發展商業新業態新模式,建設產業服務商業中心。
在這張藍圖上,可以清晰看見,臨平正在崇賢種下創新、富民、安居的種子,正等茁壯成長,成就北秀新城新圖景。
創新的種子,種在大運河科創城。作為大運河科創城的重要區域,崇賢正蓄勢待發,將乘著大運河科創城的東風,蛻變成杭州城北創新高地。
富民的種子,種在田間地頭。崇賢盛產水鄉作物,是臨平茭白、荸薺的主產區。臨平揮筆寫下的本地特色種質資源保護與開發文章,正打開崇賢的富民之路。
按照計劃,臨平將以崇賢上億廣場為核心,提升商業品質、激發消費活力,打造集一個“生活服務+購物娛樂”于一體的崇賢區域性商業中心。
運河畔正吹來科創風,商業中心正蓄力拔地而起,地鐵也將徐徐駛入,杭州北大門,一座北秀新城即將揭開面紗。
來源:都市快報作者:通訊員 沈芳娣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