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新聞發布會⑧」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水源保障 四川將抓好這四方面工作
四川新聞網-首屏新聞成都8月22日訊(記者 杜奕馨)8月22日,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四川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新聞發布會,四川下一步將采取哪些措施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水源保障?
四川省水利廳二級巡視員劉銳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穩定可靠的水源是發展農業灌溉、保障糧食生產的根本保障。‘十四五’以來,四川省以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為‘牛鼻子’,以水權水價改革為‘動力源’,科學謀劃四川水網頂層設計,強力推進水網重大工程建設,深化運用‘大水調’機制,為建設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奠定了堅實基礎”。劉銳表示,下一步,水利廳將圍繞保障糧食安全這個“國之大者”,充分發揮四川水網建設在夯實農田灌溉基礎、保障糧食生產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我們將主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劉銳說,一是構建現代水網體系。水利廳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深入落實“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主動承接和融入國家水網,以自然河湖水系為基礎,結合區域經濟發展布局、自然地理、水資源分布特點及現實需求,編制了《四川省現代水網建設規劃》,該規劃已通過水利部審核和省政府批復,科學謀定“一主四片”水生產力布局,構建“三系八支、六橫六縱”為總體格局的四川現代水網體系。到2025年,四川水網骨架布局基本形成;到2030年,四川骨干水網總體架構基本完成;到2035年,進一步鞏固提升,建成骨干水網有力支撐、大中小微協調配套、省市縣鄉村充分銜接的現代水網體系。
【資料圖】
二是加快骨干水網工程建設。建立重大水利工程建設運營協調機制,抽調人員組建專班,加快推進以引大濟岷為重點的“1+6+1+N”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建設亭子口灌區一期、大橋水庫灌區二期等46個在建大中型水利工程,面上加快實施重點水源工程、鄉村水務、已成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等項目。在骨干水利工程無法覆蓋的山丘區,開工建設一批小型水庫,持續開展現有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進一步增強農業抗旱保灌溉能力。
三是加強灌區工程建設。加快推進“十四五”53處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持續深化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同步推進大中型灌區標準化規范化管理和數字孿生灌區先行先試,系統提升灌排工程的運行管護水平和服務能力,促進已成灌區工程長期穩定發揮效益。以成都平原“天府糧倉”核心示范區為重點,結合骨干水網水源工程和輸配水工程,新建一批節水型、生態型灌區,優先將大中型灌區建成高標準農田,夯實“天府糧倉”根基。
四是強化流域調度一體化管理。突出精準灌溉、精細調度,科學制定流域水資源年度調度計劃,將農業用水合理需求納入岷江、沱江、嘉陵江、安寧河等全省13大主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調度計劃,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持續推動農業節水。抓好都江堰、玉溪河、長葫等大型灌區水資源調度方案及年度供水調度計劃制定落實,把農業生產用水指標和用水量分配到月到旬到灌區,實現灌溉用水需求。充分發揮“大水調”管理機制,解決流域在不同行業調度之間的供需矛盾,統籌防洪、灌溉、城鄉供水、生態、發電、航運等水資源多目標需求,實現社會效益最大化。
相關新聞:
【直擊新聞發布會①】四川高標準農田建設超5000萬畝 居全國第五
【直擊新聞發布會②】加快建設天府良田 四川將重點做好這些工作
【直擊新聞發布會③】落實高標準農田建設技術規范 四川如何做?
【直擊新聞發布會④】怎樣對高標準農田實行特殊保護?解答來了
【直擊新聞發布會⑤】圍繞“天府糧倉”核心區打造 眉山市東坡區這樣做!
【直擊新聞發布會⑥】四川: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畝均財政投入達到3000元以上
【直擊新聞發布會⑦】在全國率先實施 《四川省高標準農田建設技術規范》有哪些特點?
【直擊新聞發布會⑧】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提供水源保障 四川將抓好這四方面工作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