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邂逅“茶館”和“花花”,四川兩大IP亮相上海書展
(資料圖片)
在四川,茶館不僅僅是一個喝茶的場所,同時還是社交、學習等各種活動的公共空間,大熊貓花花也不僅僅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的全民萌寵,更成了一種文化現象。日前,歷史學家王笛的《茶館: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與復興,1950—2000》和首部記錄大熊貓花花的作品《熊貓花花》兩場新書分享會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公共空間,每個空間構成一個個的微觀世界。由此出發,歷史學家得以重新觸摸和審視一個城市的歷史與記憶。王笛的《茶館:成都公共生活的衰落與復興,1950—2000》一書,從茶館這樣一個微觀世界出發,通過回顧成都茶館的百年歷程,回看社會發展的歷史,進而觀察中國城市的變遷與社會的轉型。
茶館,作為成都傳統文化與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給王笛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通過對茶館的研究,人們不僅可以看到城市的發展及其邏輯,同時還可以從這些背后的細節,重構大眾的日常生活。
王笛認為,宏觀的歷史必須通過無數的歷史碎片所構成,透過這些歷史的細節,才能以“小處著眼進入大的格局”。只有建立在大量的微觀的碎片化研究之上,宏觀歷史的研究也才會更可靠。
下午的活動現場則被“護花使者”團團包圍,“熊貓作家”蔣林熱情地與現場讀者互動。他講述了自己創作《熊貓花花》的初衷以及創作背后的故事,其間還穿插介紹了許多大熊貓科普知識。《熊貓花花》已是蔣林創作的第6部與熊貓有關的文學作品,也是全國首部記錄大熊貓花花的作品。書中,他用充滿溫情的筆觸,書寫了熊貓花花的生活片段,用近60幅萌照完整記錄了花花等比例長大的成長歷程。
花花為何圈粉無數?公眾眼里,她與世無爭,樂觀豁達,打架沒贏過。她進食時漫不經心又優雅的吃法,讓“護花使者”們心痛不已。每當飼養員譚爺爺用成都話喊花花“果賴(過來)”,她總是屁顛屁顛跑了過來,以致網友們戲稱,花花可能以為自己叫“果賴”。
但在蔣林看來,花花身上有著眾多閃光點:緩慢的生命特征、樂天的性格特點、從容的處世狀態、韌勁的生活態度、自洽的生存哲學……這些優秀品質都是她身上體現出來的。
活動最后,蔣林還介紹了他新上市的另一部熊貓題材的圖書——《追熊貓的人》。《追熊貓的人》是其第七部以熊貓為主題的作品,蔣林表示:“所有熱愛大熊貓的人,都是追熊貓的人。”(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關鍵詞:
相關文章
8月21日個股公告精選:海南機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08%;眾泰汽車上半年凈虧損2.84億元;6連板長青科技發布股價異動公告
重點關注1、海南機場(600515):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08%海南機場披
精彩推送
8月21日個股公告精選:海南機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08%;眾泰汽車上半年凈虧損2.84億元;6連板長青科技發布股價異動公告
重點關注1、海南機場(600515):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08%海南機場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