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 金融 銀行 基金 數碼 保險 智能 汽車 娛樂 時尚 健康 體育 旅游 財經 科技

近期物價上漲受供給擾動 短期波動不改平穩態勢

2020-02-12 18:28:42 來源:證券日報
分享: 微信 微博

原標題:近期物價上漲主要受供給擾動,而非需求帶動——短期物價波動不改全年平穩態勢

專家認為,近期物價上漲主要受供給擾動,并非需求帶動。只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把復工復產和物流配送組織好,食品等生活物資供應不會有問題。從全年來看,市場供給是有保障的,需求也是相對穩定的。從宏觀調控角度看,穩健的貨幣政策應該保持定力,既要合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也要著力為穩物價創造有利條件。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重因素疊加影響,部分地區農產品市場價格明顯上漲。不過,隨著保供給多項舉措加快落實,農產品市場價格穩中有降。

有關專家對經濟日報記者表示,今年全年物價平穩運行的總體態勢沒有改變,短期物價波動不會成為宏觀調控的掣肘因素。

多重因素擾動農產品價格

“當前,農產品價格波動,主要受多重因素疊加影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分析說,2019年我國農產品價格總體處于上升通道。進入2020年,農產品價格還沒來得及迎來拐點,就遇到了新情況。一方面,今年春節假期較往年提前,且春節本身就是農產品消費旺季;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農產品供給和需求格局與往年明顯不同。

李佐軍表示,受疫情防控影響,與節慶活動相關的大規模農產品采購需求減弱。但是,家庭日常生活消費需求是剛性的。從供給側看,冬季農產品供給相對少一些,加上一些農業企業和農產品加工企業尚未恢復正常生產經營,農產品供給能力尚未釋放,流通環節也受到了一定影響。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也認為,當前氣溫偏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蔬菜等農產品生產,春節假期又是農產品需求旺季,并且受疫情防控影響,物流運輸成本增加,推動了局部地區農產品價格走高。

交行金研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分析說,往年春節期間食品、消費品、服務類等價格環比都呈季節性上漲。從監測情況看,今年年初以來,商務部公布的食用農產品價格明顯上漲,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生豬價格也在持續上漲,主要是受到節假日消費的帶動。

“與往年最大的不同是,疫情對物價的影響比較復雜。”唐建偉說,一方面,當前疫情防控直接導致春節期間大量消費需求減弱,特別是餐飲、電影、旅游等消費顯著下降,這會給相關食品及服務類產品帶來價格下跌的壓力。另一方面,受交通管制、部分企業停工等影響,一些生活必需品的供給出現暫時性短缺,又會對物價造成上漲壓力。

多措并舉增加農產品供給

李佐軍認為,穩物價,關鍵還是要從保供給入手。一方面,政府要對提供農產品供給的各類市場主體予以必要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采取有效舉措,把疫情防控對農產品流通的影響降至最低水平,確保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高效對接。此外,要加強價格執法,對囤積居奇和哄抬物價的違法行為予以嚴厲打擊。

“當前,正處于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更應做好穩市場、保供應、控物價的各項工作。”唐建偉說,為有效控制疫情對物價的影響,需要提前做好預判,并加強統籌協調,確保供貨暢通,重視保障物資供應。

周茂華建議,要暢通運輸通道,對蔬菜、瓜果、肉禽等廣大群眾生活必需品開設綠色通道。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連維良表示,我國食品加工能力是很大的,常態下產能利用率偏低,只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把復工復產和物流配送組織好,食品等生活物資供應不會有問題。下一步,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必需品供應,將進一步做好增供應、穩價格、優秩序、保重點等工作。

全年物價平穩運行態勢可期

盡管受到疫情防控影響,部分農產品價格出現較為明顯地波動,但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2020年我國物價運行平穩總體態勢完全可期,CPI大概率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將保持平穩運行。

“我國農產品供給能力是比較強大的,只看在疫情防控影響下能不能及時轉化為現實供給。”李佐軍說,從全年來看,市場供給是有保障的,需求也是相對穩定的。因此,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各地區各部門還是要著力做好穩物價的各項工作。從宏觀調控角度看,穩健的貨幣政策應該保持定力,既要合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也要為穩物價創造有利條件。

“我們不應該過度夸大疫情對農產品市場供給的影響。”周茂華說,疫情防控在影響供給的同時,也在影響需求;我國應對措施及時有效,疫情對市場沖擊將減弱;農產品市場存在自我修復能力。預計2020年全年CPI將呈現先揚后抑走勢,全年通脹整體可控。

周茂華認為,2020年我國物價存在結構性上漲壓力,主要是受豬肉價格、季節性因素及短期沖擊影響。應對短期物價上漲,主要還是從供給端發力,穩定供給與市場預期;中長期則要通過改革,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唐建偉認為,疫情防控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春節期間消費需求弱于往年,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物價持續上漲的壓力。受翹尾因素影響,二季度疫情減弱之后CPI可能迎來年內高點,三季度之后可能明顯回落。

“當前的物價上漲更多是供給擾動,并非需求拉動。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矛盾仍是需求不足問題,因此物價不會成為宏觀政策的制約因素。”唐建偉表示,考慮到農產品生產的周期性特征,為避免供給波動造成價格大起大落,也為避免持續出現“谷賤傷農”情況,政府需要提早采取措施來引導市場供需平衡,相關企業和生產商也要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合理安排生產,確保農產品生產供應平穩。

相關文章

近期物價上漲受供給擾動 短期波動不改平穩態勢

原標題:近期物價上漲主要受供給擾動,而非需求帶動——短期物價波動不改全年平穩態勢專家認為,近期物價上漲主要受供給擾動,并非需求帶動

來源:證券日報

疫情下穩增長財政更積極 超1.8萬億新增地方債提前下達

原標題:超1 8萬億新增地方債提前下達北京商報訊(記者陶鳳肖涌剛)2月11日,記者從財政部預算司了解到,為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使用進度,經

來源:北京商報

"宅經濟"速食類食品需求旺盛 在線影音娛樂火熱

原標題:宅經濟盛行 在線影音娛樂火熱疫情防控仍在持續,不少網民長時間宅在家中。記者從返利網獲悉,從電商消費數據看,近一段時間宅經濟

來源:證券日報

暴風集團深陷業績困局

北京商報訊(記者 劉鳳茹)創始人馮鑫被捕、主業停頓、員工僅剩下10人……昔日影音霸主暴風集團(300431)如今已淪落到這般田地。對于暴風集團

來源:北京商報 

3月富時羅素將再度擴容A股 北上資金年內累積凈流入逾千億元

24 86億元!周二,北上資金在前一日小幅流出后,反身再度開始加倉A股,北上資金年內累計凈流入達1127 29億元。利好因素主要是,三月份A股市

來源:證券日報

11日科創板“股王”石頭科技打新 “去小米化”

2月11日,石頭科技進行網上、網下申購。公司確定此次發行價格為271 12元 股,創下科創板發行價新高。實習記者 朱成祥 每經記者 孫嘉夏每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滬指站上2900!權重股走強題材股紛紛走弱 上證50大漲1%

今日早盤滬強深弱,截至發稿,上證50大漲1%,滬指上漲0 45%,報2904點,而創業板只則下跌逾1%。板塊方面,題材股紛紛走低,口罩股全線大跌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近八成私募集體“點贊”,兩大主線仍是“黃金坑”!

今日私募排排網的一份調查數據顯示,76 39%的私募看好2020年創業板再度開啟牛市征程,也有私募認為創業板已經在牛市途中。每經記者 楊建每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特斯拉盤前漲超4% 關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證詞陳述

截至北京時間2月11日18:10,標普500指數期貨漲6 12點(+0 18%)、納指期貨漲33點(+0 35%)、道指30期貨漲58點(+0 2%);英國富時100漲0 67%、法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撩起A股在線教育板塊躁動 網易有道兩天暴漲80%驚爆機構

最近,網易有道在美股市場掀起一股熱浪,繼上周五大漲29%之后,本周一又大漲39 5%。兩天累計上漲80%。圖片來源:攝圖網每經記者 王海慜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