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未央·莫善于樂!煙臺一位古琴老師和她的“傳統家塾”
編者按:
(資料圖)
你的身邊,是否有這樣一群人?她們熱愛生活,用笑容裝扮了城市風景,她們向上而生,用雙手創造著世間美好,她們溫柔如水,卻堅韌充滿了力量,在平凡的崗位上,奏出了城市最美妙的樂章。目前,尋找煙臺最美“煙火仙子”主題活動火熱進行中,邀你用視頻和鏡頭講述她們的人生經歷,聊一聊她們與仙境海岸的故事和緣分。
記者 秦雪麗
淳和淡雅,清亮綿遠!每當彈奏古琴之時,馬敏倩就會沉浸其中,內心平靜通透,放松而享受。憑借著一份執著和熱愛,伴隨著指尖流露出的美妙韻律,也奏出了一首十幾年如一日、傳播藝術文化的生動樂章。目前,尋找煙臺最美“煙火仙子”主題活動火熱進行中,讓我們一起走進煙臺未央琴館、煙臺傳統家塾,認識這位古琴老師馬敏倩,聆聽她與煙臺的文化故事。
熟悉馬敏倩的人,都喜歡稱她為“倩倩老師”。而對于倩倩老師來說,煙臺就是她的第二故鄉。19歲遠離家鄉,來到煙臺上學,19年愛在煙臺,難以離開。38歲的年紀,一半思鄉,一半理想,家庭、愛好、事業,她把自己的藝術追求、文化熱愛與這片山海緊緊相連。
2008年,剛剛大學畢業的馬敏倩,在老家穩定的工作和追求自由理想之間,果斷地選擇了后者。有愛情相伴,又志趣相投,因老公也姓馬,就一起有了兩位“馬老師”。一位口傳心授教授古琴,一位言傳身教講授國學,未央琴館和傳統家塾,亦如文化與藝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館異名”。
談起教學過往,馬敏倩感慨最多的還是和孩子們、學生們、家長們的深厚感情。與傳統的培訓機構不同,她們的課程更講個性化和沉浸式,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選擇不同的傳統讀物,為孩子打下傳統文化基礎,并通過古琴的藝術表現形式,延展“茶酒香花、琴棋書畫、詩詞歌賦”的藝術熏陶,讓孩子沉浸式感受傳統藝術文化的魅力,提高綜合藝術素養。
“我們帶過的學生有幾百個,最早的一批,研究生都畢業了。”馬敏倩笑著介紹,在傳播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她們也收獲了許多快樂和喜悅,“其中有個學生,從小在我們這兒學傳統文化,后來出國留學,寫的論文被老師在全班進行了表揚,孩子非常感謝當初所學。當家長將這個消息分享給我們的時候,我們內心無比開心,很有成就感。”
多年以來,兩位“馬老師”還會利用課余時間,每周線上、線下開展2-3次社會公共文化普及公益課程,分享哲學文化藝術生活的實踐感想、生命感悟,受到各個年齡、各個行業傳統文化愛好者的廣泛喜愛。
熱愛煙火,柴米油鹽醬醋茶;熱愛古琴,詩詞歌賦茶酒花。這是馬敏倩的生活日常,也是她與這座城市的故事。
附:
兩種參與方式,精美好禮相約
遇見城市中最美好的你——尋找煙臺最美“煙火仙子”主題活動由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辦,旨在發現奮斗在平凡崗位上的典型女性代表,用視頻和鏡頭講述她們的不凡故事,以及對城市的熱愛。
如何參與“煙火仙子”活動?為滿足廣大市民網友需求,特開設兩種參與渠道。
①參與者可在抖音、視頻號平臺參與本次活動,在自己賬號發布視頻時同步添加#煙火仙子#煙臺網紅打卡地話題,并@煙臺市文化和旅游局官方賬號“煙臺文旅”,發布活動視頻。
需要提醒的是,作者在抖音、視頻號平臺發布作品后,需私信“煙臺文旅”抖音或視頻號,發送內容:“煙火仙子”作品已發布,并留下姓名、電話等聯系方式。
②掃描下方小程序碼,將視頻內容上傳到小程序平臺,線上填寫姓名、電話等聯系方式,以便后期聯系,上傳的視頻分辨率不小于1080,比例橫、豎屏均為16:9。
對于優質的“煙火仙子”視頻內容,將在“煙臺文旅”官方微信、視頻號、抖音等平臺進行集中展示,并在媒體平臺開設專題報道,通過圖文、短視頻等形式,深度挖掘女性文旅從業者積極向上的奮斗精神。
為激發市民網友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尋找和挖掘“她”的故事,主題活動特推出激勵措施,對于發布或提交作品的前50名參與者,將贈送煙臺帆布袋一個。
活動主辦方將根據抖音或視頻號平臺視頻發布時間及私信順序先后,聯系相關作者,發放紀念禮品。若同一作者多次發布作品參與話題內容,以首次發布時間為準,不重復統計。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