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縣宏潭鄉:“點線面”三維發力繪就和美鄉村新畫卷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通訊員 王偉)“環境好了,生活美了,‘口袋’鼓了,現在生活甜如蜜!”說起生活新變化,家住黟縣宏潭鄉佘溪村河西組的方鑾贈老人,笑得合不攏嘴。作為黟縣建設高顏值國際鄉村旅游綜合示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該鄉緊抓“五微”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創建機遇,錨定“生態宜居地、茶旅融合區”發展定位,在“點”上用功,在“線”上發力,在“面”上突破,繪就了一幅村美、人和、產業旺的美麗鄉村“興”畫卷。
“點”上用功,“臭水溝”成了“生態河”。宏潭鄉擁有“兩河兩庫”,水域資源豐富,但“環境為經濟讓路”的舊發展模式讓該鄉水生態環境日益惡化。為提升水環境綜合整治水平,該鄉堅持生態保護與修復并重,科學實施水生態修復工程,整治修復污染水面200余畝,改造黑臭水體公里,完成水土保持與生態修復項目1000余畝。聚焦農村污水整治,以生活污水治理為抓手,集中鋪設污水管道千米,清理各類垃圾60余噸,整治邊角70多處,新建污水處理終端6座,對鄉域10余家工業企業、20余家養殖企業全方位監管排查,從源頭截斷“污染源”。
“線”上發力,“臟亂差”變身“亮凈美”。宏潭鄉聚焦廁所革命、環境整治等難點問題,實施村莊環境整治擂臺賽,配置垃圾桶2000余只,新建公廁8座,改造旱廁1196戶,全面夯實環境整治硬件基礎。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要有“面子”,更要有“里子”。該鄉通過實行“分管領導包村+村干部包組、村兩委包戶”的“三級包保責任制”,結合“五微”和美鄉村建設“百日攻堅”專項行動及打造“全國最干凈城市”等,推動村莊面上清潔向屋內庭院、村莊周邊拓展,引導群眾逐步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面”上突破,“舊村落”蝶變“桃花源”?!皬拇u瓦房搬進漂亮的二層小樓房,現在的生活美著哩!”家住宏潭鄉佘溪村的汪國民,日前高興地說。該鄉以農房改善為龍頭,打造悠澗佘溪、茗品塘田、蜜桃楊林、茶旅耀竹溪四個特色村,融入中國傳統村落等鄉土元素,建設休閑小廣場、農家小菜園等特色活動區域,讓鄉村留住“煙火氣”和“人情味”。此外,還把特色產業發展融入和美鄉村建設全過程,聚焦一村一特色產業,打造“一村一品”新格局,加快推動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目前,該鄉已建成蜜桃種植基地、黃花菜種植基地和中草藥種植基地,落戶垅溪山生態農業、眾申生態農業和遠大中藥材種植等8個高效農業項目,特色農業發展初見成效。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四川推出生豬保險“1+N”工作模式 在全國尚屬首創—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
(杜成)鄉村振興,保險護航。18日,四川省生豬保險“1+N”工作推進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