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回收還能掙錢 西湖區翠苑街道用上智能回收機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陳婕
“我們小區最近多了一臺智能回收機,紙板箱舊衣服直接放進去,就能按重量賺錢。”最近,有居民跟記者爆料,西湖區翠苑街道迎來了“新朋友”,居民可以自行投遞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并根據投遞重量獲得相應的積分,積分到達一定額度還能提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批智能回收機使用情況怎樣?“互聯網+回收”效果如何?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
翠苑新村一區的智能回收機
走進翠苑一區東門,沿著河邊的主干道往前走,遠遠就能看到一個綠色的正方體大箱子,上面寫著“愛回收·愛分類”、“有償回收”、“變廢為寶”等字樣。沒錯,回收箱就是這個了。
從外觀看,它的占地面積不到2平方米,約等于一只大冰箱。仔細看,回收箱中間的右側有個小屏幕可以掃碼,屏幕的右邊就是投放口,箱體上還有示意圖明確標注了可以回收的四大類物品,包括紙類、金屬、塑料以及織物等。
下午2點,拎著家里廢棄的塑料瓶和快遞包裝盒,翠苑新村一區居民吳大伯來到智能回收機前。
手機微信掃碼之后,回收機倉門自動開啟,投入可回收物,智能系統自動稱出重量,同時積分發放到他的賬戶。
對于這種回收模式,吳大伯十分滿意,他說,“這個機器全天都可以投遞,家里也不用存這些東西了 ,而且各種類別的可回收物可以放在一起投,自動稱重也很方便。”
居民使用智能回收機投遞可回收物
這些可回收物究竟能值多少錢?
“目前,在杭州我們所有可回收物統一回收價格為1元/公斤,投遞滿10元就能提現到微信零錢。”“愛回收·愛分類”業務拓展部負責人李勇告訴記者,這個價格是參照市場價以及回收物的種類情況綜合評估而定。
潮新聞記者了解到,翠苑街道翠苑新村一區、二區及四區是西湖區率先投入使用智能回收機的區域,其中翠苑新村一區和二區已有8臺智能回收機開通運營,本周內在翠苑新村四區將有另外4臺投入運營。
“由于可回收物能夠得到及時處理,也減少了雜物堆放帶來的安全隱患。”翠苑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居民對智能回收機的使用熱情非常高。智能回收機進入社區以后,推動廣大社區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從源頭促進垃圾減量,共同改善社區環境。
積分到賬頁面
使用方便、全時在線,還有積分獎勵,居民們投遞也很有勁頭。
“一臺回收箱可以裝大約30公斤的物品,從目前的使用情況來看,這幾天基本上每天需要清運三次,也就是說,一臺回收箱一天就能回收100公斤的物品。”
李勇介紹,當回收機接近滿倉狀態,后臺系統會根據實時運營狀態、車輛定位和交通狀況等信息,自動調度派單給最合適的清運員,并規劃好最優清運線路,保障回收機內的可回收物在滿倉半小時內及時清運。
運輸途中,可回收物包裹上還附有唯一識別的二維碼,每次裝車、卸貨都會稱重掃碼,支持可回收物從源頭到銷售環節的全流程追溯。此外,“愛回收·愛分類”利用多種智能化手段做到了全流程數據可控,可以有效管理垃圾分類前端收集、中端收運及末端處置數據,量化分類成果。
據了解,居民投遞的可回收物被清運到末端集散場后,將按照不同品類精細分揀,之后進入相應的回收再生產工廠進行再生處理,最終“變廢為寶”。
“以我們回收的塑料瓶為例,經過再生處理后,可以做成雨傘、T恤衫、手提袋等各種物品。”李勇介紹,“通過把可回收物從生活垃圾里分離出來,可以實現1/3以上的垃圾減量,讓這些再生資源免于和其他垃圾一起被焚燒填埋,讓它們物盡其用,循環再生。”
目前,“愛回收·愛分類”已在全國35個城市布局超過17500臺智能回收機,累計用戶超過700萬,日均回收1200噸,累計回收71.2萬噸,累計減碳126.7萬噸。
杭州市目前已經運營的8臺機器,截至8月28日,注冊人數超過1800人,投遞次數超過2400次,累計回收達4800公斤,更好地助力生活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
“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