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中心最大的開放式公共綠地,建起一座寶鳥棲居、草木旺盛的“桃花源”
在普陀區桃浦鎮桃浦中央綠地,約3000平方米、近15000株向日葵花海,成了今夏中心城區最大的開放式公共綠地上一塊令人矚目的“寶地”。
漫步其間,一株株向日葵隨風搖曳,在花海里蕩起層層漣漪,還有蜜蜂和蝴蝶時不時地在花叢中穿梭飛舞,這樣的場景十分治愈人心。往綠地深處走,一灘鷗鷺正在這里踱步漫游,還有慵懶可愛的小黑水雞、黑翅長腳鷸在倒映著芊芊綠植的水面游動……
圖說:市中心最大的開放式公共綠地桃浦中央綠地。陶濮 攝
【資料圖】
“哇!這里全變樣了!”站在桃浦中央綠地最高處俯瞰的桃浦老居民印立華不禁發出這樣的慨嘆。作為居住在此周邊超過50年的“老上海人”,印立華幾乎見證了歷史上桃浦地區三次轉型的全過程。“以前這里都是工廠和大卡車,空氣里常常都是灰塵。現在一眼望去全是綠色,在市中心就能見到鳥語花香,青山綠水!”
這一次轉型,春風終“綠”桃浦地。
寶鳥棲居,密植“自然森林”
鳥兒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在視頻號“老慢攝影”的作品里,桃浦中央綠地的林深之處,白鷺、小黑水雞、黑翅長腳鷸等多種野生保護動物,在這里紛紛安下了家。
“生態好了鳥兒才會飛來,我住在附近,常常相邀同伴,一起來這里走走兜兜。”家住附近的居民張先生告訴記者,時不時地可以看到水岸邊鳥兒們在踱步、捕食。這種感覺讓他恍若隔世,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常住的田園間。
桃浦中央綠地總面積約100公頃,呈“丁”字形分布,由一系列人行道、林蔭道、廣場、橋梁、觀景道組成,為人們提供多種穿行體驗。綠地由桃浦智創城公司開發建設,在智創城核心區內面積50公頃,北拓區域面積50公頃,總面積達100公頃,建成后將成為中心城區最大的開放式公共綠地。目前已對市民開放了北三塊(609、610、620地塊)區域。
“在打造之初,我們以生態文明為導向,建設‘生態之城’,實現‘脫胎換骨’的轉型。”據桃浦智創城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此,在這里,密植了自然森林主題的生態植被覆蓋,設計了以喬木林和野花草本地被為特色的植物主題,同時穿插布置特色花丘和活動草坪,呼應自然主題。
走進已開放的中央綠地北三塊內發現,這里的植被分布錯落有致,各有特色。620地塊配植風格為秋葉密林,多采用落葉變色喬木;610地塊配植風格為秋葉疏林結合特色花丘,609地塊配植風格為香花密林兼設市民草坪。“我們的總體綠植搭配是順應綠地的地勢起伏、道路流線來進行組團式規模種植的,從而打造一種‘行云’成簇的效果。”桃浦智創城公司相關負責人進一步介紹說,此外,在保證節點特色樹木造景的同時,并不只追求單棵喬木的個性,而是從城市綠地可持續生態發展的考慮出發,合理分配常綠落葉分布比例,保證各色植被的成活率及生長空間,全力打造擁有豐富物種完整的生態群落,以及季相分明的景觀空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