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職高沒有出息”?北大教授談職高生前景,一句話茅塞頓開
文/艾小貝愛教育
對于讀職高,有不同聲音存在。
在學生們需要經歷的9年義務教育中,和小學階段的學習相比,無疑是初中階段的學習對于學生們是要更重要一些的,因為學生們在初中階段要經歷中考這一重要的分流考試。
【資料圖】
經過了中考的分流篩選,是會把學生們分布到不同的地方,可是中考對于學生們是屬于一個嚴酷的篩選,各大省市內普通高中和職業學校的錄取比例保持在5:5左右。
錄取比例偏高一點的省市是可以達到6:4的,但大多省市都是保持一半的程度,這也就表示,經過中考的篩選會有一半左右的學生被直接分流出去,失去了可以讀普通高中的資格。
在十四五歲這么小的年齡,家長自然是不會選擇讓學生這么小就下來的,還是得供學生繼續去學習,但學生就只能選擇去讀一所職業學校了。
“上職高沒有出息”?北大教授談職高生的前景,一句話茅塞頓開
職業學校主要是以教學生技術為主,但也會教文化課,關于有沒有必要讀職業學校是屬于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因為流傳著“上職高沒有出息”的聲音?
對于這一聲音的存在,聽一下專業人士是怎么說是很有必要的,很多讀職高的學生和家長肯定是很想聽一聽是怎么說的。
當被主持人問到,真的“上職高沒有出息”嗎?一名來自北大國發院的姓姚的教授,給出了自己的觀點,有談職高生的前景,感覺一句話茅塞頓開。
北大教授表示,在學歷這么重要的當下社會就是這樣,職高生就是沒有上大學的好,這么不可否認的,大學生已經變成了就業篩選的一個最低標準。
從生源質量上來看,讀普通高中的整體生源質量確實是要比讀職高的高優秀很多,要不這部分的生源也不會在中考給篩選出去。
不光是在生源質量上存在著差異,普通高中和職高在師資力量、教學水平和課堂氛圍等不同方面也是存在著明顯差別的,普通高中一個班級里大部分學生都是學習的。
只有個別一兩個同學是不學習的,而職高的一個班級中,屬于認真學習的學生是屬于個別的,大部分同學是屬于混日子的狀態。
在平常老師講課的課堂內大部分同學是趴在桌子上睡覺的狀態,只有個別學生是坐著聽老師講課的。
但也不是每所職高的學生都是這樣的,也不是說讀職高的學生就沒有提升學歷的機會了,畢竟還是不能一竿子定論的。
職高的學生更是抓住學歷提升的機會,只有把學歷提高上去才是最重要的王道,學歷沒有達到崗位要求的標準,就屬于直接被攔在門外的狀態了,連報名的機會都沒有了。
學歷是根本,學生不能錯過學歷提升機會
任何一個可以拿得出手的崗位,都是對于學生的學歷是有要求的,只有學歷符合要求的學生,才會獲得就業的敲門磚,學生不符合要求的,就是直接無緣的狀態了。
學生畢業后想可以獲得不為就業發愁,那就得在學歷提升上下功夫了,可以說學歷是根本,學生不能錯過學歷提升的機會,學生只有做好學歷提升,其自身的優勢才會變大。
學生有學歷提升想法,就要去做
不能讓學歷成為你的“絆腳石”,要讓學歷成為你的“墊腳石”才對,學生有提升學歷的想法,就不要糾結了,就要去做才是正解。
如果學生知道學歷對于自己很重要,而不去想著怎么去提升自己的學歷,那學歷還是會繼續成為“絆腳石”。
學生只有在認識到自身的劣勢以后,然后想辦法去彌補才是正確的,然后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同時考取學歷安心的存在,然后盡早地投入到學習中,認真準備起來。
你覺得讀職高有出息嗎?
(以上圖片來源網絡,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