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東安:家庭勸導“微治理” 農村交通安全新辦法
(資料圖片)
紅網時刻新聞8月22日訊(通訊員 付勇)農用車非法載客、摩托車駕駛員上路行駛不佩戴安全頭盔、不按交通標識線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一直是農村交通頑瘴痼疾整治的重點。在湖南東安縣,當地小村有新規,村干部上門開起“家庭勸導會”,用“親情牌”“臉面牌”,取代傳統的說教,對此村民們說這法子“治標又治本”。
“爸,我和你講了好多次,讓你騎摩托戴頭盔,你老是忘記,萬一出事,后悔你來不及了。”
“就是,開家長會的時候,老師一直在說戴頭盔注意安全,你就是不戴,如果你再不戴頭盔,我就不坐你車子。”
這兩天,湖南永州東安縣川巖鄉松江村村民蔣錫滿因為騎摩托車沒有佩戴安全頭盔,一直被兒孫數落,當慣了一家之長的蔣錫滿,哪見過這場面,可自知理虧的他,也只能拉下老臉虛心接受。“真丟臉,這么大年紀了,還讓他們擔心,真不應該。”
過去,川巖鄉也和其它鄉鎮一樣,重要交通路口都會組織專人定時定點值勤,及時制止交通違法行為,可是其他時間,有些村民們依舊我行我素。永州市東安縣川巖鄉交通頑瘴痼疾整治辦工作人員鄧志鵬,苦笑著對筆者抱怨:“村民們管這叫‘執勤一陣風,片葉不帶走’,現在實行這個家庭勸導制以后,讓每家每戶,大家都成為監督主體,不光我們的擔子輕了,連常見的交通違法行為它也變少了。”
原來,東安當地為補齊農村地區交通治理“點多面廣、人員不足”的短板,將每一戶農村家庭納入到交通整治體系當中,推行“家庭勸導會”制度,同時打通交警警務平臺,定時向各村發布交通違法人員信息,實現人防技防及時同步。
永州市東安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三級警長陶文彬說:“我們的交通頑瘴痼疾整治不再是僅僅止于路面,而是真正的走入了千家萬戶,像這樣的微治理,能起到大作用,同時我們不光有這樣的軟辦法,我們還有硬措施,像經過勸導后,還出現的交通違法行為我們將依法依規進行處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