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市公司2023年中期擬現金分紅1848億元 央企派現額占比逾八成
【資料圖】
在半年報密集披露之際,滬市上市公司中期分紅熱情不小。據統計,截至8月30日晚8點,滬市已有77家上市公司在半年報推出現金分紅方案,合計擬派現超1848億元。其中,52家派現比例超過30%、34家派現比例超過50%。
從中期現金分紅金額看,中國移動、中國石油等6家公司分紅金額均超百億元,17家公司派現金額在5億元以上。
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央企仍然是滬市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主力軍,多達17家公司推出中期分紅計劃,合計擬派現1591.54億元,占滬市目前中期分紅總額的8成以上。
其中,中國移動是今年中期分紅金額最高的滬市上市公司。作為全球網絡規模最大、客戶數量最多的通信和信息服務提供商,中國移動在以創新構建“連接+算力+能力”新型信息服務體系的同時,將全年分紅比例提升至70%的高水平,持續為股東創造價值,2023年中期合計擬派現近476億元。另外兩大運營商也在業績穩步增長的同時,加大了分紅力度,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分別擬派現超131億元和25億元,分紅比例分別達到65%和47%,創下新高。
同時,“三桶油”在回報投資者方面也可圈可點。在近年來持續積極回饋投資者的基礎上,2023年半年報中國石油、中國海油、中國石化分別擬現金分紅超384億元、258億元和173億元。
另外,航運業龍頭中遠海控也在數字化轉型、成本管控取得積極進展的背景下,擬分紅近82.5億元,分紅比例50%。為維護公司價值和股東權益,公司還同步公告了股份回購方案,擬以不超過人民幣12.29元/股的價格回購公司股份3000萬股至6000萬股。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半年報中,民營企業回報投資者也更加積極主動,福萊特、吉比特等48家民企拋出中期分紅預案,其中35家分紅比例超過30%,合計擬派現近58億元。
事實上,“高分紅、高回報”已經成為滬市公司的一大特色。2022年,滬市公司合計現金分紅1.72萬億元,同比增加超12%。多達1528家公司進行派現,其中7成以上的分紅比例超過30%,占盈利公司家數的84%。分紅金額上,164家公司派現10億元以上,26家派現100億元以上。持續性上,有107家公司連續3年派現金額達到10億元以上,其中六大行、中石油、中石化、長江電力、貴州茅臺、中國平安等17家公司連續3年分紅超百億元。764家公司已經連續3年的分紅比例超30%,117家公司連續3年的分紅比例超50%。股息率方面,以2023年8月30日的市值和近12個月的分紅金額來算,滬市公司中有264家的股息率超過3%、106家公司超過5%,11家公司的股息率超過10%。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通信板塊今日迎來調整,傳音控股跌超5.5%,通信ETF(515880)跌超3.8%,成交額超1.8億元,盤中溢價交易
通信板塊今日迎來調整,傳音控股跌超5 5%,中際旭創、天孚通信、新易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