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創資訊:裝置產能投放規模化 聚丙烯行業競爭逐步加劇
卓創資訊PE分析師 李雪、楊娟
(相關資料圖)
【導語】國內聚丙烯產能擴能仍在繼續,近年投放的新裝置更是呈現規模化的態勢,單條產能超過50萬噸/年的顯著增多,區域內外競價激烈程度及貨源流轉均較之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自國內第一套聚丙烯生產企業燕山石化投產后,國內聚丙烯一直在產能擴增的道路上前進,2019年國內聚丙烯進入新一輪產能投放周期,以煉化一體化裝置以及輕烴裝置為主的民營企業快速涌入市場。
新增產能投放供應不斷增加
2019年至今國內聚丙烯新增產能投放步伐明顯加快,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自2019年至今國內聚丙烯新增產能達1475萬噸,2019-2022年產能平均增速高達11%。
雖然也是擴能,但是本輪次的擴能較以往還是出現了比較大的變化。首先,裝置投放規模化,新增產能以大型煉化一體化裝置為主,涉及產能較大,如浙江石化180萬噸,以及寶來石化60萬噸等規模化裝置增多。其次,投放主體向地方企業集中,此輪產能投放多以地方煉化一體化裝置以及地方輕烴企業為主,民營企業占比提升。再次,投放區域逐步集中,新增產能投放區域多集中在沿海三區,進一步緩解了當地的供需不平衡情況。
聚焦到2023年1-8月份的新裝置投產情況,目前已經有310萬噸投放市場,其中有50%左右的產能投放到華南,此外有130萬噸/年投放華北,30萬噸/年在華東。在企業的構成中,則以油制和PDH制為主。
產能繼續投放 供應結構再度變化
未來五年國內聚丙烯產能仍將繼續擴增,據卓創資訊數據統計,預計仍有近1700萬噸左右的新增產能釋放,供應壓力進一步增加。
根據卓創資訊調研,未來聚丙烯新增產能雖增速有所放緩,但產能保持繼續增長的態勢不變,預計到2027年國內聚丙烯產能將突破5000萬噸,市場供應端壓力進一步增加。
然隨著新增產能進一步投放,供應端變化亦是更為明顯。首先,產能投放規模化持續,企業之間競爭壓力增加。其次,產能投放區域集中,國內貨源流通重新布局。
據卓創資訊通過過去5年以及未來5年投放產能檢測,聚丙烯裝置投放規模化現象逐步增加。其中產能在50萬以上裝置的占比由2022年的22%預計到2027年逐步提升至27%。
而規模化裝置的投放,無論是對市場的影響力度還是占有率都有極大的優勢,比如目前國內聚丙烯產能最大的浙江石化180萬噸,其次為東華能源160萬噸的投放對聚丙烯市場沖擊力度明顯,尤其對華東當地的其他生產企業以及中石化企業形成明顯的市場擠占。
而未來5年來看,新增產能投放仍集中在沿海三區,預計2027年華南區域產能占比最大在28%左右。其次為華北,再次為華東區域,進一步豐富了當地的資源,但也對外來資源形成了明顯的擠壓,區域貨源流向發生變化。
近幾年沿海三區產能投放明顯,進一步緩解了國內區域供需不匹配的現象,但也促進了國內貨源流通的新的布局變化。如2023年華南區域產能投放明顯,尤其一季度新增產能達100萬噸,令短期內華南區域拉絲貨源豐富,進一步排擠了西北的拉絲貨源進入。而未來看,華南、華東以及華北區域產能投放明顯,依靠當地明顯的消費群體,以及便利的交通,市場貿易將更加活躍。但對于區域外的貨源西北、東北等地企業而言,外流貨源將重新布局,或更多的依靠低價優勢或者產品優勢進入其他區域,無疑是加重了這些企業的競爭壓力。
市場競爭加劇 企業困境求生
未來新增產能釋放壓力下,行業內的競爭加劇,生產企業也是在不斷尋求出路,這其中就包括產品結構化的升級,以及銷售策略的轉變。匹配下游消費的升級,生產企業加大對高端差異化產品的研發以及產出力度,進一步滿足國內對高端專用料的需求,同時進一步降低進口依存度,以對標國外尤其是日韓的高端產品為主,像高熔共聚、管材相關產品等。同時在銷售方面亦是不斷調整銷售策略包括銷售的區域配置等,集合優勢產品在區域內進行銷售,而且增強自身的優勢產品區域影響力,進一步增加企業產品以及企業自身在行業內的競爭力。
新浪合作大平臺期貨開戶 安全快捷有保障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京信通信(02342)發布中期業績,股東應占利潤1.12億港元 同比增加24.1% 中期息每股1.2港仙
智通財經APP訊,京信通信(02342)發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中期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