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鄉村振興“星星之火”
□本報記者 姚慧
實現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也是重中之重。郵儲銀行臨沂分行以信用村開發為抓手,圍繞縣域特色產業,聚焦農業產業鏈、產業集群,加大對農業產業的資金投入力度。截至目前,共開發2966個信用村,評定6.37萬戶信用戶、發放貸款39.88億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美德”變“信用”
“我們村有近20%的人從事蒜薹蒜米的收購、儲存、運輸等工作,到了收購旺季,資金需求非常大。成了信用村之后,郵儲銀行給我們村做了2000萬元的授信,有效解決了我們村的資金需求問題。”山東臨沂蘭陵縣磨山鎮西石良村黨支部書記楊洪軍說。
郵儲銀行臨沂分行對信用環境良好、產業優勢突出、人口居住集中、存量客戶較多、資金需求旺盛的行政村采取“一篩二訪三采集,四評五審六公示”的“123456”工作流程評定出信用村,對信用戶采取“一次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循環支用、動態調整”的方式,通過信用村開發和整村授信讓信用戶實現了用“美德”換“信貸”。
“郵儲銀行給我的授信額度從最初的50萬元漲到了現在的150萬元,解決了我收購蒜薹資金緊張的問題,我用的是郵儲銀行的魯擔惠農貸,資金3天就能到賬,利息也很低。”西石良村的收購蒜薹大戶王家祥說。
郵儲銀行蘭陵縣支行客戶經理白遠超說:“像西石良村這樣的信用村在我們蘭陵縣還有很多。截至今年3月,共有信用村528個,信用戶11198戶,授信額度高達6.01億元。讓信用戶實現了‘美德’換‘信貸’。”
郵儲銀行蘭陵縣支行客戶經理(左一)與農戶交流。本報記者 姚慧/攝
“信貸”育“產業”
地處魯南地區的郯城縣馬頭鎮西愛國村也是遠近聞名的信用村,村民依靠花生米、蠶豆、黃金豆深加工走上了富裕路,花生米加工產業逐步成為魯南蘇北最大的花生米經營銷售加工生產基地,黃金豆更是占據了全國99%的市場份額,特色產業聞名遐邇。
“以前我們村主要做花生集散生意,隨著國內堅果行業的興起,我們進行了產業升級,郵儲銀行積極跟我們對接,于2022年認定我們村為信用村,給我們村的授信額度達5000萬元。通過機械化改造、上流水線,助力我們走出了一條堅果深加工的產業路子,實現村年產值高達10億元,解決了1000多人就業。”郯城縣馬頭鎮西愛國村黨支部書記王從金說。
劉艷山是郯城縣馬頭鎮西愛國村村民,是郯城優客食品有限公司的負責人,主要從事油炸花生米、油炸蠶豆、油炸黃金豆等成品的生產銷售,年營業額3500余萬元。“2022年以前,我們的結算、存款及貸款都在其他銀行辦理,隨著我們村成為信用村以后,郵儲銀行給我們做了整村授信,隨著今年經濟形勢好轉,堅果行業開始走強,原材料需求量和價格都在增加,而客戶回款又比較慢,我的流動資金出現了緊張的局面,郵儲銀行給我辦理了農擔貸款,提供了50萬元的授信額度,解決了我的大問題,我非常滿意,后期準備把結算賬戶轉到郵儲銀行。”劉艷山說。
據了解,郵儲銀行郯城縣支行累計建成星級信用村123個,評定信用戶5539戶、發放貸款15億元,其中線上信用戶貸款1.43億元。2023年計劃新建星級達標信用村80個,新增信用戶授信1600戶,授信金額達到5億元。2023年初,郵儲銀行郯城縣支行已將馬頭鎮愛國村的花生米加工行業、勝利鎮徐蒲坦村的二手農機購銷行業和廟山鎮樂泉村的二胡制作行業作為特色行業進行培育,信貸助力產業發展壯大。
“產業”興“鄉村”
郵儲銀行始終牢抓產業興旺這個“牛鼻子”,聚焦地方特色產業,積極探索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新思路,不斷提升金融的廣度和深度,抓實信用村開發,臨沂全市4097個行政村,信用村占比高達72%。
郵儲銀行臨沂分行結合臨沂特色產業集群,突出支持莒南生豬、費縣肉雞、蘭山肉制品深加工,鴻強、青果等種苗繁育和“鏈主”企業深加工、蜜桃產業品種更新換代提質擴能、高端寵物飼料產業。另外,食品以預制菜為引領支持沂南、蘭陵、河東優勢板塊增量擴產形成規模。目前相關貸款產品余額已突破33.05億元。截至目前,郵儲銀行臨沂分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余額達18.64億元,年增2.41億元。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