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菌菇中毒高發季,路邊的“野菇”別亂采
每年夏季,都有市民因誤食毒蘑菇而引發中毒事件,今年夏季依舊不例外。新黃河記者注意到,近期部分省份的衛生健康委員會公布了因毒蘑菇中毒引發的公共衛生事件。事實上,諸如“見手青”“小白菌”等野生菌菇,早已被收錄進常見“毒菌名錄”,不建議市民采摘、收購、加工和食用。
(相關資料圖)
毒蘑菇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每年夏季都有人“中招”
6月14日,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官網公布2023年5月全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信息提到:2023年5月(5月1日零時至5月31日24時),全省21個地市報告1起較大級別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為云浮市羅定市報告的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發病15例,死亡5例。
這起因毒蘑菇引發的公共衛生事件,也再次讓人們把視線聚焦到夏季野生菌菇上。新黃河記者了解到,每年夏季都有市民因誤食毒蘑菇而中毒。菌菇中毒輕則引發幻覺,出現頭暈、嘔吐等情況,重則引發腎衰竭、肝損害,甚至直接喪命。
常見毒菌菇“見手青”,新黃河客戶端記者孟天宇攝
在網絡平臺,圍繞毒蘑菇的爭論也始終不停歇。有食用過野生菌菇的網友表示,這類蘑菇的口感爽滑,“只能說有人不會吃。”也有網友認為,不應為了品嘗美食去冒險,“我建議大家都別碰,有個順口溜叫‘紅傘傘白桿桿,吃完一起躺板板’,說的就是野生蘑菇!”
云南野生菌菇湯,新黃河客戶端記者孟天宇攝
電商平臺有售新鮮野生蘑菇,每斤售價可達188元
6月24日,新黃河記者在電商平臺檢索關鍵字“云南野生菌”發現,還有部分商家在線上銷售“見手青”等野生菌類。其中,冷鏈包郵到家的黃色牛肝菌賣到了188元/斤,含有牛肝菌、野生松茸、青頭菌的“豪華野生菌組合”賣到了156元/斤。
食用網購來的野生菌菇中毒怎么辦?
新黃河記者注意到,在這類產品的詳情頁,店家都備注了“免責協議”。一位商家提到:牛肝菌必須完全煮熟才能食用;吃牛肝菌時不能飲酒;不建議初次食用的顧客購買;操作不當、個人體質過敏問題或其他問題導致的風險,由顧客自行負責。
在其他銷售野生菌菇的店鋪,也能見到商家提前貼出的購買須知:吃菌后如感不適,有惡心、頭暈、嘔吐、看不見東西或幻覺等情況,應立即前往醫院救治。
夏季毒蘑菇較為常見,路遇野生蘑菇不采摘、不食用
2022年4月,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真菌多樣性與綠色重點發展實驗室聯合發布了《云南常見毒菌(毒蘑菇)2022版》,包括“紅菇”“小白菌”“見手青”在內的24種常見毒蘑菇被列入不采摘、不收購、不加工、不食用名單。
此外,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真菌資源分類組也整合了“華南地區常見毒蘑菇種類”圖,涵蓋了25種毒蘑菇。上述研究所還呼吁市民遠離毒菇”,不采食、不購銷。
新黃河記者注意到,進入夏季以來,多地疾控中心和衛生健康委員會也發布了相關提醒。深圳市衛健委此前提到,一旦進食有毒蘑菇,中毒者應立刻飲用大量的溫開水或淡鹽水,然后采取催吐措施,以盡量減少毒素的吸收,并立即到醫院進行救治。
新黃河記者:孟天宇 編輯:周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