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 金融 銀行 基金 數碼 保險 智能 汽車 娛樂 時尚 健康 體育 旅游 財經 科技

朝陽區商務樓宇實施“雙樓長”管理

2020-02-25 23:11:12 來源:北京青年報
分享: 微信 微博
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每天一早,作為銀泰中心寫字樓的樓長,徐岱川便在微信里與另一位樓長——永東社區的包樓干部溝通信息。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從朝陽區獲悉,朝陽區在每棟商務樓宇中推行“雙樓長”機制,由屬地街鄉一名干部和物業管理方一名負責人共同擔任樓長,分別承擔屬地責任和單位責任。

銀泰中心所在的建外街道共有商務樓宇139棟,是北京市商務樓宇最為密集的區域,目前復工企業2500家,復工人數2萬人。建外街道工委副書記林琳介紹,當前防疫工作正在緊張有序開展,企業復工復產也在持續推進,為做好防控與發展“兩手抓”,街道對商務樓宇實施社區化管理,通過“雙樓長”制,對樓宇的防控工作負總責。同時街道和各商務樓宇還建立了三本臺賬,分別是街道級臺賬、樓宇內企業臺賬和企業內員工臺賬,督促企業做好自查,同時有利于街道社區的檢查,以及區級部門的復查。

“對于檢查發現的問題,要求立行立改,街道每日匯總,確保查無遺漏。” 林琳表示,針對復工企業的種種政策問題和舉報,街道設置了樓宇疫情熱線電話,專人負責解答疑問和接受舉報,確保樓宇企業、白領訴求第一時間得到回應。對于不達標的企業,街道將約談主要負責人,并會同執法部門加強檢查,確保整改到位。

徐岱川是銀泰置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談及“雙樓長”制,他表示,企業和社區包樓干部彼此協同配合,例如來自社區的樓長會及時提供政策指導,而來自企業的樓長每天將樓宇的信息進行上傳。徐岱川表示,除了每天進門測量體溫,對大堂、電梯、衛生間等重點區域實時消毒外,他們還會與樓內的企業密切聯系,及時了解企業員工的動態。截至目前,樓內復工的企業和員工都是安全的。

除了推行“雙樓長”機制,朝陽區還督促各商務樓宇和企業簽訂責任書。建外街道工委副書記林琳介紹,目前轄區139棟商務樓宇全部簽訂了疫情防控責任書,企業簽訂責任書2229家,占已開工企業數量的90%。

朝陽區發改委綜合科科長麻國棟告訴北青報記者,根據前期統計,朝陽區1122座商務樓宇中,1110座已陸續復工;復工企業3.3萬家,企業復工率達到66%;到崗員工33萬人,員工到崗率達到33%。此外,朝陽區還在前期制定了商務樓宇疫情防控指引,引導企業錯峰上班、分時到崗、輪流到崗,鼓勵企業安排員工居家辦公、在線辦公。

相關文章

朝陽區商務樓宇實施“雙樓長”管理

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每天一早,作為銀泰中心寫字樓的樓長,徐岱川便在微信里與另一位樓長——永東社區的包樓干部溝通信息。北京青年報記者

來源:北京青年報

疫情防控期維修工上門頻受阻

汽車虧電打不著火,找師傅上門換電池,保安死活不讓進!近期,不少市民遭遇到了小區封閉管理后的煩心事兒。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人員出入

來源:北京日報

地產商花式大促又上線:買房送房、買房送寶馬 火拼打折促銷,玩法兒和誠意一樣重要

無論是轉戰線上賣房,還是火拼打折促銷,玩法兒和誠意一樣重要。疫情黑天鵝帶來的樓市冰點著實考驗著房企的資色和腦力,各路房企都在為搶收

來源:時代財經

發購房補貼、送戶口,房地產“救市”進入第二階段

未來地方政府將以供給側扶持為主,需求端鼓勵為輔新冠肺炎疫情對各行各業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因售樓部關閉、工地停工,房地產行業的成

來源:時代財經

“房住不炒”定位不能因“疫”而變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我國房地產市場的需求端整體保持穩定,供給端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保持總體平穩態勢,房價漲幅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上置46億貸款或觸發提前償還 五年兩輪高管涉案

如今二度出現高管涉案,上置集團的處境仍令外界擔憂。在大部分房企網上賣房進行得熱火朝天的時候,上置集團卻因兩位高管涉嫌職務侵占罪而被

來源:時代財經

恒大曬出網上銷售成績單 3天賣房近5萬套、攬金580億!

這或許是房地產商銷售最平淡的新春,也是他們奇招頻出、不斷創新的新篇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房地產開發商們紛紛關閉線下售樓處,轉而開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房企開年“搶收”源于資金壓力 20家房企抗疫促銷“搶收” 疫情過后房企業績分化或加劇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恒大集團、綠地控股、中南置地、弘陽地產、世茂房地產、融信中國、陽光城、正榮地產、雅居樂、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020年首月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降12% 疫情影響去化節奏

為配合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1月26日中房協倡議企業暫停各地售樓處銷售活動,使得春節期間的返鄉置業行情戛然而止,各大房企的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2020年地產股行業融資將邊際好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幾何?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額159725億元,增長6 5%,毫無懸念創出新高。受益于行業規模的增長,地產股在2019年的走勢也頗為喜人。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