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要“盯緊”還是“放手”?五年后,兩個孩子差別不小
孩子上小學,到底是盯緊一點好還是放手比較好?對于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感到特別迷茫。
盯緊一點怕孩子承受的壓力太大,放手又怕孩子年紀太小,對學習的事情不上心。那么,家長們究竟該如何取舍呢?我們先來看兩個案例。
五年前,小A和小B同樣都是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小A的母親特別嚴格,除了工作之外,她幾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孩子的教育問題上。
【資料圖】
小A不僅每天要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還要完成媽媽給他制定的學習計劃。
除此之外,小A的周末也被母親安排得滿滿當當。周六要補習數學和英語,周日還要上街舞和編程的興趣班。在母親的督促下,小A的成績一直都保持在年級前列。
每次開家長會的時候,小A的母親都特別有底氣。
小B的母親恰恰相反,她從來不會給孩子安排額外的作業。除了學校安排的作業外,她也沒有給小B報名任何補習班和興趣班。
只要小B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小B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小B的成績不算拔尖,但也完全不差。
五年后,小A和小B紛紛升入初中,可是沒想到,兩個孩子的學習情況完全倒了過來。小A的成績一落千丈,父母說東,他就往西,總是和父母對著干,一有時間,他就偷著跑到網吧去打游戲。
而另一邊,小B卻完全不同。 他的母親仍然采取的是小學那套教育方式,小B的成績不降反升,基本不需要父母操心。
雖然不一定能夠考上最好的學校,但是考上個重點高中完全是沒問題的。
很多人納悶,按理說,在父母的嚴格管教下,上了初中后,小A的成績應該比小B更好才對。為什么小A的成績反倒是一落千丈了呢?
其實,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父母把孩子盯得太緊反而不是一件什么好事。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父母的作用應該是引導而不是操控。
父母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給予他們生命, 并不是為了像操控提線木偶似的操控他們的人生。而是應該起到一個正確的引導作用,把孩子引向正途,讓他們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武志紅老師認為,愛和分離,是生命中兩個永恒的主題。在一個健康的家庭中,愛是必要的,分離也是必要的。
真正愛孩子的家長不會永遠把孩子和自己捆綁在一起,而是應該學會讓孩子自己去面對世界,讓孩子學會獨立自主地生活。
在中國式教育中,很多家長都會把孩子當成自己的附屬品。他 們不在意孩子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只是自以為是地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孩子培養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
他們用家長的身份去壓制孩子,讓孩子不得不服從他們。
或許這樣可以逼迫孩子一時聽話,但是這樣的孩子在長大后都會或多或少地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尤其是在孩子進入叛逆期后。
兒童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 在2~3歲的時候,孩子就已經開始出現自我意識,4~12歲這個年齡段恰恰是孩子自我意識形成的過程 。
因此,差不多到了孩子上初中的時候,叛逆期也就開始了。
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對孩子長期以來的高壓管制就會引起孩子的強烈反抗。他們迫切地想要成為自己,希望能夠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
父母越是嚴格,他們反抗得也就越激烈,哪怕父母有的時候說的確實很有道理。
所以,上了初中后,小A和小B的表現才會出現如此大的差距。可以說,小A從來就沒有做過自己。
一直以來,他的人生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進行的。進入叛逆期后,他的反抗激烈程度自然就會出乎意料。
可是小B卻不同,他的母親不會對他進行過多的要求,給了他充分的自主權,讓他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
在這種情況下,小B雖然也會進入叛逆期,但是他會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不會盲目地和父母對著干。
此外,如果父母在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把孩子盯得太緊,還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學習是為了父母而學的心理。
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的。正常來說, 這個年紀正是他們一生中最無憂無慮的時候。然而,有些家長卻剝奪了孩子的童年,讓孩子提前體驗了一把“內卷”的滋味 。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就很容易對學習產生一種抵觸心理。
他們會覺得,自己努力學習不是為了自己的人生,而是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可,滿足父母對他們的期待。
他們已經完全喪失了童年的快樂,在父母的控制下,他們也找不到自己這樣努力的意義所在。
因此,這些孩子在上了初中后就很難再被父母管束。一方面,他們已經進入叛逆期,父母已經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控制他們。另一方面,在高壓之下,他們會選擇用其它方式來發泄情緒。
對這個時候的他們來說,學習已經成了一種負擔。他們覺得學習是為了父母,并不是為了自己,所以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也不會進入自主學習的狀態。
這就是“盯緊”和“放手”的區別。
不過, 放手也不是說要完全撒手不管。而是說,在孩子已經按時完成作業的情況下,家長應該給予孩子充足的個人空間。
學習并不是孩子童年唯一的重點,除了學習之外,孩子在這個年紀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這正是他們對世界最好奇的時候。
在課余時間,父母可以培養孩子去做一些他們真正感興趣的事情,以引導為主。在孩子做的不對的時候,家長再出面進行干涉。
同時,家長也應該告訴孩子,學習是為了自己的未來,并不是為了父母。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讓他們學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Tennis On-Court」:PS VR2平臺首款網球模擬游戲
「TennisOn-Court」旨在成為一款最真實、并具有多種模式和功能的VR網球
TOPSTANDARDCORP(08510)發布中期業績,股東應占溢利約1050萬港元,同比扭虧為盈
智通財經APP訊,TOPSTANDARDCORP(08510)發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