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勤技術獲英特爾高通加持上市即破發 中興舊部邱文生代工18年博得128億身家
華勤技術(603296.SH)上市首日即破發,這讓市場頗感意外,也引發了是否值得繼續持有的爭議。
8月8日是華勤技術登陸A股市場的首個交易日,公司發行價80.80元/股,開盤價80.80元/股,收盤價73.29元/股,大跌9.29%。
(相關資料圖)
8月9日、10日的兩個交易日,股價仍然在發行價下方運行,股價已經連續三日破發。
2005年,已經是中興通訊全球移動通訊系統手機產品線總經理的邱文生離職創業,做三星、小米、OPPO的代工廠。盡管華勤技術股價破發,但邱文生個人直接持股4.78%,通過上海奧勤、上海海賢等,直接間接合計持有公司23.79%股權。據此計算,邱文生的持股財富達128.95億元。
華勤技術是全球智能硬件ODM行業第一,股東陣容豪華,全球知名企業高通、英特爾均為其股東,高通為其供應商。
不過,代工廠意味著技術屬性較低。近幾年,華勤技術的綜合毛利率均不到10%。
超募3.5億已連續三日破發
華勤技術的股價已經連續三日破發,機構拋售。
8月8日,在上交所主板掛牌首日,開盤價80.80元/股,與發行價持平。但是,開盤后股價快速回落,低位橫盤,最低為72元/股,跌停。收盤時為73.29元/股,跌幅為9.29%。
龍虎榜數據顯示,當日賣出金額前五名的交易席位中,4家為機構,合計賣出2.35億元。
緊隨其后的9日、10日,華勤技術的股價變動幅度為4.23%、-2.03%,收盤價分別為76.39元/股、74.84元/股,期間盤中最低為70.01元/股,最高為79.93元/股,均低于發行價。
值得的一提的是,華勤技術本次IPO原本計劃募資55億元,其中,14億元用于瑞勤科技消費類電子智能終端制造項目,7.49億元用于南昌筆電智能生產線改擴建項目,15億元用于上海新興技術研發中心項目,7.91億元用于華勤絲路總部項目,4.57億元用于華勤技術無錫研發中心二期,6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結果實際募資58.50億元,超募3.50億元。
在超募的情況下,股價上市首日就破發,著實讓人有些意外。
華勤技術上市首日就破發,引發了市場高度關注,這其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因素是,公司地位不凡,且股東陣容豪華。
1973年出生的邱文生,1995年于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專業畢業后,進入浙江大學化工過程機械專業碩士學習三年。1998年7月,他加盟中興通訊,到2005年8月,先后擔任軟件工程師、手機軟件部部長、手機系統部部長、全球移動通訊系統手機產品線總經理。2005年8月,32歲的邱文生離職創業,在上海創立了華勤技術,仍然屬于手機行業。
智能手機的興起讓邱文生發現了機遇,華勤技術迅速進入整機生產環節,業務模式轉為ODM。而ODM模式適應了當時的市場需求,讓華勤技術得以快速發展。
在快速發展過程中,華勤技術頻頻融資,吸引了大量資本進入。除了中國移動、招商銀行等旗下投資平臺入股外,高通在線、英特爾等全球知名企業也相繼入股。
盡管如此,華勤技術的IPO之路并不順利。2021年6月,華勤沖刺科創板IPO。發審委三輪問詢,涉及到核心技術先進性、是否符合科創板定位等問題。隨后公司主動撤回上市申請,并時隔不到三個月后轉向上交所主板市場。
今年邱文生50歲,華勤技術成功上市,盡管股價破發,但截至8月10日收盤,公司市值仍然達542.03億元。邱文生個人直接持股4.78%,通過上海奧勤、上海海賢等,直接間接合計持有公司23.79%股權。據此計算,邱文生的持股財富達128.95億元。
困于代工毛利率不足10%
華勤技術有一些足以對外稱道的光鮮外表。
據介紹,華勤技術是一家專業從事智能硬件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和運營服務的平臺型公司,屬于智能硬件ODM行業,主要服務于國內外知名的智能硬件品牌廠商及互聯網公司等,如三星、OPPO、小米、vivo、亞馬遜、聯想、LG、宏碁、華碩、索尼等。
華勤技術的產品線涵蓋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穿戴(包含智能手表、TWS耳機、智能手環等)、AIoT產品(包含智能POS機、汽車電子、智能音箱等)及服務器等智能硬件產品。
招股書顯示,2021年,華勤技術智能硬件三大件(即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出貨量超2億臺,躍升為智能硬件ODM/IDH行業全球第一。
客戶方面,在智能手機領域,華勤技術擁有三星、OPPO、小米、vivo、聯想、索尼等終端廠商客戶。在筆記本電腦領域,華勤技術與聯想、宏碁、華碩、小米等合作,在平板電腦ODM方面,華勤技術成了三星、亞馬遜、聯想、LG等終端廠商的供應商。
近幾年,華勤技術的經營業績總體上較為穩定。2020年至2022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598.66億元、837.59億元、926.46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以下簡稱“凈利潤”)分別為21.91億元、18.93億元、25.64億元。
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凈利潤分別為168.21億元、5.90億元,同比變動-24.06%、205.64%。
公司預計,今年上半年,其實現的凈利潤為13.27億元,同比增長23.94%。
華勤技術一個十分突出問題的是,公司營業收入接近千億,凈利潤卻不到30億元,究其原因是毛利率偏低。
2020年至2022年,華勤技術的綜合毛利率分別為9.90%、7.75%、9.85%,均不足10%。公司解釋稱,2021年,受上游原材料漲價及匯率波動影響,毛利率出現了階段性下滑。
技術門檻低,ODM行業競爭激烈,代工廠商的利潤空間壓縮,這可能是華勤技術急需解決的現實難題。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是代工廠,但華勤技術的研發投入也不算少。2022年,公司研發投入為50.47億元,當年底,研發人員數量為12308人,占期末員工總數的41.4%。
華勤技術也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2021年,華勤技術成立汽車電子事業部。2022年2月,投資37億元,在上海臨港建設汽車電子臨港研發總部和智能制造基地項目。
只不過,這一動作,要想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報表上的業績,還有待時日,且具有不確定性。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