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AI+大數據新方案,助力制造業轉型升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29日下午,“OFweek2023鋰電智能制造技術研討會”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7號館)隆重舉辦,本次研討會主題為“數字新時代,共同探索鋰電行業數字化轉型”,蜂巢能源研究院工業AI算法總監武振昕在會上帶來主題為“AI+大數據下的新能源動力電池智能制造”的演講。
蜂巢能源起源于2018年,最初是長城汽車的一個動力電池小組,后來成為動力電池事業部,隨后成立了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9年,蜂巢能源在常州實現了量產,并持續擴張產線,目前已經在南京、馬鞍山、綏寧、成都都有基地。去年,從蜂巢上海研發中心中獨立出一家新的公司——章魚博士,由蜂巢能源全資控股,目前已有大約400個員工。
目前,蜂巢能源的核心領域包括電池管理系統(BMS)、工業軟件、工業互聯網平臺、工業視覺和工業硬件。我們負責開發和管理蜂巢的電池管理系統,同時也與合作伙伴合作,采用共同研發或采購的方式,將工業軟件和硬件應用于我們的生產線中。
一些產業上的智能化應用要達到一個統一標準或者商業落地,過程中并不容易,蜂巢現在主推的產品是疊片機,能做到0.125秒甚至更快,但是在保證速度快的過程中,如何保證它的質量,做到高的良品率,這個也是非常重要的。根據市場的反饋,鋰電生產中時常會有一些漏液,這時候密封釘是最后一道關卡,如何將其檢測出來,把不良品剔除,是非常關鍵的步驟。
據介紹,蜂巢能源在2022年AI視覺及大數據項目集中在金壇基地,由8個AI視覺(2個平臺)+5個大數據組成,共三條生產線,在各個生產線上應用了一些新技術和算法,其中包括視覺技術和大數據分析的結合,這些技術在生產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以毛刺檢測為例,我們將他分成了四個步驟,首先需要從設備供應商處獲取圖像,對這些圖像進行了初步的定位;完成了定位后將專注于極片區域,并使用算法進行分析,我們只會關注極片區域,判斷是否發生了翻折,如果發生了翻折,我們會將它排除在外,如果沒有翻折,我們會考慮提取陰陽極點,并計算它們的對齊度。陽極翻折后,它會呈現出"S"形狀的成像,其中有兩個肩膀。我們已經在各個基地推廣了這一方法,并將算法部署在云端,以方便進行維護和跟進。
武振昕總監介紹,接下來,通過蜂巢的最大化工程系統,將會與制造執行系統(MES)進行整合。我們會在MES中標記出有問題或可疑翻折的電芯,并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攔截。這大大提高了產品合格率,并減少了需要人工干預的情況,目前,這個改進已經使我們能夠節省兩個工作人員的工作量。
目前,鋰電行業從前的一個暴漲期變成了一個平緩期,如何降本增效成了企業改革的道路,這時候蜂巢AI的一些技術應用的就顯得非常關鍵。蜂巢擁有自己的產線,可以在更多的落地場景做研究,大膽地試用降本增效解決方案,這正是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的優勢所在。
正如武振昕總監所說,未來仍有很多場景等待我們挖掘,包括鋰電,也包括儲能等其他賽道,如何正確地應用AI等先進技術,降低生產成本,是制造業能否完成轉型升級成功的關鍵點。
關鍵詞:
相關文章
精彩推送
標普:下調新城發展(01030.HK)和新城控股(601155.SH)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級至"B+",展望"負面"
標普將新城發展控股有限公司(01030 HK)和其子公司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