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迪:下調碧桂園(02007.HK)公司家族評級至“Caa1”,展望“負面”
8月10日,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已將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 (碧桂園) 的公司家族評級從B1 下調至 Caa1,并將其高級無抵押債務評級從 B1 下調至 Caa2。
評級展望仍為負面。
(資料圖片)
穆迪高級副總裁曾啟賢稱:“評級下調反映了碧桂園的流動性和再融資風險上升,原因是其流動性和財務靈活性惡化、再融資需求較大,并且融資渠道依然受限。”
“負面展望反映碧桂園在未來 6-12 個月內及時償還債務,包括支付票息存在不確定性?!痹鴨①t補充道。
評級理據
穆迪已將碧桂園在沒有新的外部融資情況下未來 12-18 個月的流動性評估從充足調整為疲弱。這一調整基于在市場對該公司流動性和財務健康狀況的擔憂日益加劇之下,穆迪下調了碧桂園未來 12-18 個月的合約銷售額預測。該公司流動性轉弱也將限制其利用內部資源償還債務的財務靈活性。
據報道,碧桂園未能于 8 月 6 日如期支付兩筆美元債券的息票。雖然票息的支付有 30 天的寬限期,但上述情況反映了公司流動性疲弱且財務靈活性受限。上述情況也將進一步打擊市場信心,并影響其融資渠道。
碧桂園的治理風險敞口反映在流動性和財務管理薄弱以及管理層可靠性上,因為該公司未能按時支付美元債的票息。據碧桂園披露,截至 2022 年 12 月底,該公司持有無限制用途現金人民幣1,280 億元,其中包括人民幣 410 億元的監管賬戶現金。但與穆迪此前預期相反,公司及時調用這些資源用于償債 (特別是境外債務) 的能力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具體而言,2024 年底之前碧桂園將有人民幣 170 億元左右的境內債券和人民幣 140 億元左右的境外債券到期或可回售。
因市場對該公司流動性和財務健康狀況的擔憂加劇,穆迪已將碧桂園 2023 年合約銷售額預測從人民幣 2,100 億元下調至人民幣 1,800 億元。若公司無法改善財務狀況并恢復市場信心,則碧桂園 2024 年合約銷售額將進一步下滑。在今年上半年公司合約銷售額同比下降 30%至人民幣 1,280 億元之后,2023 年 7月公司月度合約銷售額同比下降 60%至人民幣 120 億元。
合約銷售額下降反過來將進一步影響公司的經營現金流、未來收入確認和盈利能力。
因此,穆迪預計未來 12-18 個月碧桂園的信用指標將轉弱,同期 EBIT/利息覆蓋率將從 2022 年的 3.1 倍下降至 1.5 倍-2.0 倍。同期該公司的債務/EBITDA比率也將從 5.4 倍升至 9.0 倍以上。
由于從屬風險增大,碧桂園的高級無抵押債券評級下調至 Caa2,較其公司家族評級低一個子級,因為該公司銷售和運營的萎縮將削弱信用多元化帶來的益處,而穆迪認為信用多元化可以緩解結構性從屬風險。
從屬風險反映碧桂園大部分債權主要在運營子公司,在破產情況下其受償順序優先于控股公司債權。此外,控股公司缺乏能夠緩解結構性從屬風險的重大因素。
由于信用質量惡化,公司對有抵押債務的依賴也可能會加大,因此控股公司高級無抵押債權的預期回收率將降低。
在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 因素方面,碧桂園的信用影響分數均為 CIS-5,反映了 ESG 特點對公司的評級產生了壓力,尤其是治理風險。
穆迪也考慮了碧桂園的所有權集中狀況。截至 2023 年 7 月底,碧桂園主要股東楊惠妍女士持有 52.6%的股權。所有權集中意味著最大股東的影響可能會實質性地改變公司的財務政策和戰略,雖然公司最大股東歷史上曾向碧桂園提供支持。
可引起評級上調或下調的因素
鑒于展望為負面,未來 12 個月碧桂園評級上調的可能性不大。
但是,如果碧桂園能夠提高合約銷售額、改善其流動性和融資渠道,并在不犧牲資產負債表流動性的情況下及時償還債務,則其評級可能會有正面發展趨勢。
另一方面,如果碧桂園未能在寬限期內支付票息,出現債務違約,或其融資渠道和流動性進一步惡化,因而債權人回收前景進一步轉弱,則穆迪可能下調其評級。
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于 1992 年成立,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是中國領先的綜合房地產開發商。截至 2022 年底,該公司的權益土地儲備總面積為 2.015 億平方米,涵蓋國內眾多城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