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云港灌云:“紫黃金”鋪出富民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連日來,在連云港灌云縣伊山鎮紫蘇種植基地的溫室大棚里,工人們正在忙著采摘、挑選、整理、打包紫蘇葉,打包完成的紫蘇葉將搭乘貨運班機運往日韓和歐洲市場。
紫蘇葉氣味辛香,既是中藥材,又是清香可口的食材,素有“東方香草”的美譽,生食紫蘇是肉類燒烤的最佳伴侶,也正因為如此,出口紫蘇葉對保鮮度要求極高。
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過程中,伊山鎮緊緊抓住產業振興這個“牛鼻子”,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紫蘇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年產紫蘇3億多張,出口到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占全國紫蘇出口量70%以上,因此在當地也有“黃金葉”的美稱,有效帶動了當地農民增收致富步伐。
伊山鎮山西村村民韓若平說:“我們家就是山西村的,到紫蘇園來上班,回家做事也方便一些。到這里上班,工資也還可以,不耽誤家里干活。”
灌云縣伊山鎮紫蘇種植基地是集種植、生產、加工、出口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產業園區。種植區分為紫蘇育苗區、日光溫室區、連棟鋼架區、生產加工區四大功能區。共有標準化車間2500多平方米,普品生產流水線3條、精品加工生產流水線2條,現有員工200多人。
南京農業大學農業科學實驗示范基地為公司提供生產技術支持,種植技術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生產的紫蘇備受國內外客戶青睞,紫蘇產品主銷日本、英國、韓國等國家,同時銷售到香港、北京、上海、廣州、大連、福建、武漢,重慶等地區和城市,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
出口的紫蘇對品質要求極高,肥殘、藥殘等315個檢測指標都需要經常性接受抽檢。為了讓消費者吃上放心紫蘇,灌云縣伊山鎮紫蘇種植基地對紫蘇的每個生產環節都嚴格把關,確保品質安全,對肥、水、光、溫、風、防病、防蟲都嚴格按照生產技術規程操作,采摘后的葉片進行無菌保鮮和真空預冷處理,達到無土塵、無蟲卵、無穿孔、無霉病要求后,按規格分揀包裝入庫保鮮后,空運出口。
連云港柏旭農業有限公司部門負責人任惠兵表示,紫蘇產業出口創匯、帶動就業和增收致富能力顯著。每畝可創產值8萬元,凈收益2萬元,基地年創產值1500多萬元,年出口創匯200多萬美元,實現凈收益100多萬元,填補了蘇北種植業出口創匯空白。每年還可提供200多個就業崗位,年均為農民提供600多萬元工資性收入,是周邊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周楊楊 灌云臺 編輯/高若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