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停車"小糾紛" 維護社會"大穩定"
(資料圖片)
化解停車“小糾紛” 維護社會“大穩定”
北京西城:建用法律監督模型服務區域精細化治理
正義網訊(記者簡潔)“增加新的停車位之后,我們過來一趟方便多了。”近日,記者在北京市西城區牛街街道采訪時,一名剛剛在停車位里泊好車的市民說。
目前,牛街街道已完成南半截胡同、爛縵胡同的停車位整治工作,西城區新街口街道翠華街也基本完成了停車位整治工作,居民日常出行和停車狀況同步得到改善。這一變化的背后,是檢察機關與相關行政機關協同發力的結果。
據悉,西城區檢察院在辦理一起尋釁滋事案時發現,因小區內車輛停放混亂,被告人為泄私憤,在長達一個月的時間內毀損小區內停放的多輛車,造成較大財產損失。“我們將近年來辦理的相關刑事案件信息進行梳理分析后發現,2020年1月至今年2月,我院辦理的尋釁滋事罪案件中系因停車糾紛引發的占61.22%,故意毀壞財物罪案件中系因停車糾紛引發的占81.81%。”西城區檢察院檢察官黃雁表示,停車糾紛成為引發轄區刑事案件的重要誘因,具有推動開展社會治理的必要性。
“除了梳理辦案信息外,還必須實地開展調查研究。”該院檢察官王兆華告訴記者。今年3月起,該院檢察官多次實地走訪新街口街道、牛街街道等地,了解到停車位數量不足、無法和居民需求完全匹配、部分居民亂停車輛及私占車位等問題普遍存在,易引起糾紛。
在對刑事案件進行全面梳理分析的基礎上,該院同步調取因停車糾紛引發的治安案件數據86份以及12345接訴即辦系統涉停車問題投訴數據3.1萬余條,為建立“停車位治理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提供了豐富的數據支撐。
“在做實數據整合的同時,我們對不同類別案件進行風險賦值,結合所在街道面積、人口密度等因素開展科學運算,劃定合理的風險閾值,超過該閾值的街道即劃定為關注街道,建議在該區域內投入更多力量開展精準預防治理,從而保證治理的有效性。”該院檢察官助理王嘉成介紹。該院通過“停車位治理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對相關數據進行關鍵詞篩選后,精準摸排出停車堵塞消防通道、占用盲道等不當行為,并鎖定具體點位及所屬街道。隨后,該院通過能動履職,督促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履職。
今年3月至7月,西城區檢察院還會同區交通委、區城管委等職能部門,在多個街道分別召開停車治理專項協調會,以督促相關方會商共治的方式助力停車治理工作精細化開展。
據悉,自該模型建用以來,該院經大數據模型篩查發現數百條停車占用消防通道等安全隱患線索,發出訴前檢察建議書7份,促成多社區開展占用消防通道專項整治,有效降低消防安全風險。
[版面編輯:趙曉明] [責任編輯:高文雯]關鍵詞:
相關文章
樓市大消息!這個東部城市宣布:全面取消限購限售!所有商品住房不再限制轉讓,不限購房套數,指導商業銀行調整存量個人房貸利率...
樓市大消息!這個東部城市宣布:全面取消限購限售!所有商品住房不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