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人民幣存款減少1.12萬億元,錢去哪了?【附我國銀行行業前景分析】
(圖片來源:攝圖網)
(資料圖片)
8月11日,央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我國的本外幣存款余額達到了283.36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0%。其中,人民幣存款余額為277.5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0.5%。雖然增速依然保持了較高水平,但與上個月末和去年同期相比,增速分別下降了0.5個和0.9個百分點。
在今年前七個月,人民幣存款增加了18.98萬億元,同比多增了1290億元。然而,7月份人民幣存款卻出現了減少,減少了1.12萬億元,同比多減了1.17萬億元。具體來看,這一減少主要來自于住戶存款的減少8093億元和非金融企業存款的減少1.53萬億元。與此同時,財政性存款增加了9078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也增加了4130億元。
——中國銀行業競爭梯隊
銀行業在我國金融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居民投資、儲蓄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根據各家上市銀行的總資產規模,可以將銀行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包括總資產超過10萬億元的六家上市銀行,它們是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和交通銀行。第二梯隊則是總資產在1萬億元至10萬億元之間的17家上市銀行,其中包括招商銀行、興業銀行、中信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和光大銀行等股份制銀行以及規模較大的地方銀行。第三梯隊是總資產低于1萬億元的19家上市銀行,主要是地方性銀行,如成都銀行、長沙銀行、重慶銀行、貴陽銀行、鄭州銀行、青島銀行和蘇州銀行等。這些銀行分屬于不同的層級,但都在銀行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中國銀行業上市公司排名
根據總資產規模,我國前十五家上市銀行在2022年前三季度的經營數據如下。其中,工商銀行是營業收入最高的銀行,其2022年前三季度的營業收入為7113.92億元,凈利潤為2665.10億元,是公司營收和凈利潤最高的銀行。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是凈利潤5年復合增速較快的銀行,分別為14.14%和14.44%。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銀行的注冊地均位于廣東省。我國前十五家上市銀行的凈利潤5年復合增速大多數在5%至15%之間。
——中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預測
根據IDC預測,未來五年,我國銀行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將實現如下進度:
央行公布的存款數據顯示了當前我國存款市場的一些趨勢和變化。雖然人民幣存款增速有所下降,但整體仍保持在較高水平。住戶存款和非金融企業存款的減少可能與經濟形勢和人們的投資意愿有關。財政性存款和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的增加則可能與政府政策和金融機構需求有關。這些數據為我們提供了關于經濟形勢和金融市場的重要信息,也提醒我們關注和適應變化,為經濟發展和金融穩定做好準備。
中國銀行研究院的博士后李一帆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未來的宏觀經濟形勢將持續向好,這將有助于推動理財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的調整和復蘇。居民部門將逐漸修復預期,恢復原有的投資和消費傾向,逐步減少存款配置。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中小銀行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