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出臺古樹名木搶救保護技術要點
泉州網8月3日訊(記者 王金植)日前,市城市管理局出臺古樹名木搶救保護技術要點,保障在臺風中受損古樹名木后續的生長恢復,
中心市區有60株古樹受損
(資料圖片)
今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對我市古樹名木資源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和損失,7月27日,市城市管理局成立保護性搶救技術服務小組,指導、協助各區做好受災古樹名木的保護搶救工作。
據統計,中心市區目前共有倒伏、主干嚴重折斷的古樹18株(鯉城區10株、豐澤區7株、洛江區1株),不同程度斷折枝的古樹42株(鯉城區11株,豐澤區31株)。通過調集專業作業車輛及技術工人,派駐技術專家指導,實施分片包干、“一樹一策”等措施,目前已處理倒伏、主干嚴重折斷的古樹10株,修剪、處理斷折枝的古樹29株,其余古樹正抓緊處理。
枝條斷折的古樹名木處理
對古樹的斷折枝進行清理修剪,同步對樹冠的枯枝、過密內膛枝進行修剪。修剪前后應對修剪用具進行消毒處理。修剪時注意樹勢平衡,修剪枝條宜控制在10公分以下。修剪傷口處必須涂抹愈傷涂膜劑。修剪作業時拉警戒線防止市民進入作業區,同時應做好高空作業人員安全防范措施,確保人員作業安全。
倒伏古樹名木的搶救種植
圍擋警戒:拉警戒線防止市民進入,就地或就近選擇合適的古樹名木搶救種植地點。
噴水保濕:有些古樹名木周邊地形大型機械進入受限,以及周邊臨時搭蓋影響搶救施工,需要對影響物進行預處理。在古樹名木進行搶救處理前每天早晚各噴水保濕一次維持樹體水分。
方位標志:用符號筆在古樹名木上標記南北。以確保搶救種植后方位大體與之前一致。
疏枝:對古樹樹冠進行大幅度疏枝修剪,以減少水分蒸發。修剪傷口處涂抹愈傷涂膜劑。疏枝前應請泉州市城管局古樹名木保護性搶救技術服務小組或區級主管部門進行現場指導,修剪前后拍照存檔。
根部處理:剔除倒伏古樹主干基部及根系的枯腐組織,并進行消毒處理,處理時注意保護健康的根系;定植前對氣生根、須根進行修剪破傷處理,并噴施生根劑,以促發新根。
土壤消毒:如果是就地種植須挖除原有樹樁。就地或就近種植都須對土壤進行消毒清理。
白蟻防治:古樹底部經常有白蟻危害,應對白蟻進行防治處理。
種植:種植穴先以機械挖掘再改為人工挖掘,挖掘避免破壞古樹主干的根系;吊車配合進行搶救種植,吊車起吊時,古樹名木主干起吊處用輪胎、防腐木墊護;種植穴底堆放小片石或碎石子。
覆土:古樹樹干基部及所有氣生根根部以疏水透氣性的河沙覆蓋,所有覆土處用基磚圍住,避免水土流失。
支撐加固:鋼絲繩牽引或鋼管支撐加固以避免古樹再次倒伏。
樹體保濕:古樹樹干采用遮蔭保濕材料包扎保護,每日定時噴水為樹體保濕,減少水分蒸發及避免灼傷,噴水時保持均勻,并且要合理控制噴水時間,防止根部過濕導致爛根。
供給大樹營養液:樹干注射大樹樹動力;吊施大樹施它活等藥品,以促進樹體內細胞的分裂與擴大,加速細胞生長,促進樹勢的恢復。
主干倒伏的古樹名木后續養護管理,根外追肥:每隔7至10天采用磷酸二氫鉀和硫酸鉀復合肥進行一次根外追肥,實施三次。專人養護管理:種植后一年落實專人養護管理;古樹扶植及養護管理應做好各項記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