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可不僅僅是為了環保
【資料圖】
你有更崇高的目的?
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可不僅僅是為了環保。
從促進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的角度來說,發展新能源汽車給了中國“彎道超車“的機會。在傳統的燃油車賽道,由于西方發達國家具有先發優勢,已經通過專利壁壘鎖死了中國在燃油車上的進步空間,在這個賽道上難道超越德日美等先發國家。但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起步時間并不比西方發達國家慢太多,通過近幾年的高速發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形成從車身、底板、三電系統等硬件,到智能座艙、自動輔助駕駛等軟件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成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全能選手。目前,在全球范圍內,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處于全球領先的地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大國,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總產量達721.9萬輛,同比增長97.5%,占世界的2/3。在中國市場上,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已經達到32.4%。在新能源車的核心部件動力電池方面,中國也已取得絕對優勢。2022年中國企業動力電池裝機量357.4GWh,占世界的70.9%,僅6家排名世界前10位的中國企業總裝機量就占到全球市場的60.4%。正是由于新能源車的”彎道超車“,讓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的市場份額從2020年的38.8%,突破到目前的53.7%,一舉扭轉了自主品牌市場份額逐年下降的趨勢。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也帶動了中國汽車出口。今年上半年汽車出口234.1萬輛,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從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來說,發展新能源車對保障中國能源安全具有積極意義。由于我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高達70%,而石油的70%左右又被用于汽車燃料,這種依賴會給中國的能源安全帶來極大的風險。而新能源車則可以幫助中國降低對傳統燃油的依賴程度,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從而提高中國能源的安全性,化解地緣政治風險。可以說發展新能源車,以上兩個因素才是主要的。但發展新能源車對環保同樣具有重大意義,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可以促進中國的能源結構轉型,推動中國從傳統燃煤發電向清潔能源轉變,提高中國能源供給的可持續性。現在中國正面臨著從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轉型的第三次能源革命。今年上半年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13億千瓦,達到13.22億千瓦,同比增長18.2%,約占我國總裝機的48.8%。預計2035年,風光發電將占80%以上的裝機容量和40%以上的發電量,光伏發電、風電成本可降至0.1元-0.2元/千瓦時。2030年電動汽車保有量預計超過1億輛,儲能潛力達到7250GWh。以電化學能源動力系統組成的新能源汽車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要儲能支撐,正在發生的汽車產業革命正以提供的超大規模儲能能力極大地促進能源轉型與能源革命。因此,新能源車的推廣可以幫助中國實現雙碳目標,隨著可再生能源發電占比提升,2035年純電動乘用車行駛單位里程碳排放將下降到20g/km,相比2022年降低70%以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