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餐進社區,寶山這個街道打造家門口的社區食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不用做飯、不用洗碗、價格實惠,菜品都是當天現做。寶山區友誼路街道寶鋼十一村社區引進專業餐飲公司,推動惠民餐進社區服務,近日已正式開始供餐。
上午10點半,寶鋼十一村的社區食堂開始提供午餐,前來用餐和自提飯菜的居民已排到小木屋門外。番茄炒蛋、油爆大蝦、土豆燉牛肉……菜品供應豐富有營養,很多居民買好飯菜拿回家和親人一起享用,也有小部分居民選擇在食堂餐廳就餐。社區居民劉先生表示:“我基本上每天都來,這里面菜很多,葷菜素菜都有,月餅也有,我很喜歡。”
寶鋼十一村社區食堂每天早上6:30-8:30提供早餐,食堂會提供油條、包子等早餐面食,10:30-12:30和16:30-18:30會推出家常小炒菜供居民選擇。對于每天工作繁忙的上班族來說,早上可以在社區食堂吃上熱氣騰騰的早飯,中午又能解決家中“一老一小”的就餐問題,下班后天氣炎熱不想開火做飯,也可以到社區食堂買到可口的飯菜,一日三餐都為居民“一站式”解決了。寶鋼十一村黨總支書記介紹:“現在早中晚餐全部供應,社區居民特別歡迎,生活更方便了。”
上班族黎先生表示:“我們一早就出去工作了,家里就剩下兩個老人,平時他們做飯每天要去超市、菜市場買菜,有的地方還要走1公里多。我看過這邊供應的菜,用的油都比較健康,所以挺放心的。”
據了解,社區食堂從采購、清洗、烹飪、清潔、餐前留樣、垃圾回收等都嚴格按照標準流程,確保每一頓飯菜新鮮健康。考慮到周邊居民多數為老年人,在菜品制作方面以少油、少鹽、少糖為用量標準,米飯也煮得相對軟糯可口。
佳琳餐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主要對社區普及,因為上海也非常重視助老餐,我們盡可能貼切民生,看大家喜歡吃什么口味。我們每天在經營過程中做調查,盡量把產品做到大家都滿意。”
社區小食堂,承載著民生大文章。下一步,友誼路街道將針對居民就餐實際需求,不斷推動“家門口”助餐體系建設,讓“小飯桌”服務“大民生”,為更多居民提供性價比高且方便快捷的助餐服務。
記者:趙羽昂 顧國榮
編輯:肖璐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寶山官方微信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