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博會助推甘肅中醫藥成支柱產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8月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就第四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第四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將于8月23~26日在甘肅省定西市舉辦。國家衛生健康委規劃司一級巡視員齊貴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綜合司副司長歐陽波,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劉伯榮,甘肅省定西市委副書記溫衛東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從2018年開始,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甘肅省人民政府已共同舉辦了三屆中醫藥產業博覽會。前三屆成果豐碩,已將藥博會打造成中醫藥領域政策解讀、交流合作、成果展示、文化傳承創新的平臺,并逐漸成為了一個品牌,對加快建設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促進全國中醫藥產業發展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甘肅是西部中醫藥大省,國家衛生健康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積極支持甘肅省發展中醫藥產業,支持甘肅中醫藥強省建設和中醫藥高質量發展。“國家衛生健康委全力支持藥博會的舉辦,支持甘肅省發展中醫藥產業,積極推動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衛生健康服務,推動健康中國建設。”齊貴新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從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做優做強中醫藥產業、拉動經濟穩步發展,加大投資支持力度、加快建設中醫藥“高地”三方面入手,將中醫藥振興融入規劃、建設、發展全過程,助推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歐陽波介紹,為更好地發揮甘肅獨特的資源優勢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在甘肅布局建設了2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中醫項目),1家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1家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4家中醫特色重點醫院和1家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中心;支持甘肅34家縣域中醫醫院建設“兩專科一中心”,為1500余家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中醫館,基本實現中醫館全覆蓋;省局共建甘肅中醫藥大學,全方位支持學校內涵建設,提升高素質中醫藥人才自主培養能力。
甘肅將中醫藥產業作為綠色發展崛起的支柱產業之一。劉伯榮介紹,甘肅以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為抓手,吸納中醫藥產業博覽會成果,將中醫藥產業博覽會作為全省綠色發展崛起的重點產業鏈。甘肅建立了涵蓋中藥材種植、倉儲、流通、加工、科創、使用全過程的產業鏈發展體系。現有中藥材資源3626種,規模化種植(養殖)110余種,2023年全省中藥材種植面積約500萬畝左右,產量預計達到155萬噸;建成標準化種植基地100萬畝,帶動標準化種植面積270萬畝以上,中藥材標準化種植率達55%;建成中藥材GAP基地8個,無公害基地7個,23種道地藥材獲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6個產品獲有機產品認證;建立隴藥大品種大品牌培育機制,年銷售額5000萬元以上中成藥大品種21個,年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中藥工業企業20家;打造中藥材倉儲“智能云倉”,建成75個縣級電商中心,提升甘肅中藥材質量水平和產業競爭力。在中醫藥旅游、康養等產業方面,發揮“醫祖”岐伯、“針灸鼻祖”皇甫謐等中醫藥文化資源優勢,促進中醫藥文化和中醫藥康養旅游深度融合,已打造集中醫康復醫療、養生保健、休閑旅游為一體的中醫藥養生保健旅游產業基地、產業園區31個。中醫藥產業為甘肅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和活力。下一步,將以醫為“媒”、以藥為“引”,緊緊圍繞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目標,持續做優道地藥材標準化種植,做強精深加工,壯大生產企業集群,提升中醫藥產業綜合競爭力,加快推動甘肅省中醫藥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經濟優勢轉化,加快中醫藥強省建設步伐。
此外,中醫藥產業博覽會在定西舉辦,為定西中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機遇,2022年定西中醫藥全產業鏈產值達425億元。目前,定西50余萬戶農戶中,有33萬多戶從事中藥材種植,中醫藥產業已成為該市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
關鍵詞: